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数字化生存》一书风靡一时,激发了无数青年创业者投身互联网的热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蒂在该书中预言,互联网将缔造一个和谐的世界,促进全球共识,乃至提升世界和平。然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尽管数字化生存已成为我们的日常,但世界大同的景象却尚未显现。
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三十年的节点上回望,那些曾被视为互联网“神话”的理念,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不少已显露出不同的面貌。其中,“网络效应”一词,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年代被频繁提及,被视为互联网公司成功的铁律。简单而言,网络效应指的是用户越多,产品价值越高。然而,现实远比理论复杂。尽管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如Facebook、微信等,确实因网络效应而崛起,但并非所有先发优势都能转化为长期垄断。
以电商领域为例,易趣早于淘宝成立,并在2003年占据国内C2C市场80%以上的份额;快手也比抖音早出现四年半,但在抖音的迅猛攻势下,快手的市场地位也受到了挑战。这表明,网络效应并非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市场的竞争远比理论模型复杂多变。
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在互联网行业也曾被认为显著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绝对。在电商领域,拼多多的崛起打破了淘宝和京东的双雄格局;在线下零售市场,传统零售商仍占据主导地位。即便在某些细分领域取得领先,如社区团购领域的十荟团,也未能逃脱破产清算的命运。这表明,互联网行业的马太效应并不总是有效。
规模经济效应,即生产越多、成本越低,本是传统行业的规律,互联网行业也曾被认为具备这一效应。然而,京东等电商企业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规模经济,而是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如减少物流搬运次数、动态调价系统等,来实现成本优势。外卖等行业的蜂窝型规模效应也表明,即便在一个地方建立起规模效应,在另一个地方也需要重新开始。
管理效率曾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扁平化结构、数字化管理流程一度被认为优于传统企业。然而,随着行业红利消失,这些互联网企业也陷入了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的境况。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等公司纷纷向“大公司病”宣战,试图通过改革重回高效、敏捷的状态。
关于线上与线下的成本对比,曾有人认为电商平台因无租金而具备价格优势。然而,近年来线下超市的商品价格逐渐低于线上,表明电商的效率并不总是高于线下零售。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通过极致的效率维持低价,而电商在采购、分拣、配送等环节面临诸多挑战。
共享经济曾被视为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模式,承诺创造一个人人相互信任的社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共享经济企业大多未能兑现这些承诺。互评制度难以解决商业社会的信任难题,而很多共享经济企业实际上已成为“短租经济”模式,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盈利模式不清晰,导致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
互联网行业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处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时,需要广泛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反复实践,才能更接近商业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