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局计划在小行星防御技术上取得突破,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在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的近期发言中得以披露。据他透露,中国计划在“十四五”规划的末期,即大约2025年至2026年间,对一颗潜在威胁的小行星进行近距离观测,并尝试通过撞击改变其轨道,以此作为技术实验的一部分。
吴艳华副局长强调,中国的小行星防御机制包含两个核心方面:一是通过撞击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二是验证改变小行星轨道的偏转技术。撞击小行星是西方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小行星的基本结构和成分。撞击后产生的烟尘、尘埃和碎石片,可通过地面望远镜进行光谱分析,揭示小行星的物质构成。
关于改变小行星轨道的偏转技术,吴艳华指出,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小行星体积庞大且改变轨道需要巨大的能量。尽管美国正在尝试这项技术,但尚未取得成功。中国将此技术纳入日常科研目标,旨在通过研究与实验,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技术前沿。
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美国和日本已取得一些显著成果。例如,日本在2003年发射的“隼鸟号”探测器成功对小行星进行采样并返回地球,而2014年发射的“隼鸟2号”则登陆了距离地球约52亿公里的“龙宫”小行星。美国宇航局的“黎明号”探测器于2007年发射,先后探索了灶神星和谷神星,而“OSIRIS-Rex”任务则于2016年发射,计划在2023年将收集到的小行星样本送回地球。欧洲方面,罗塞塔彗星任务也曾飞越多个小行星。
中国之所以开始重视小行星研究,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存在潜在的威胁。尽管像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那样的大规模撞击事件极为罕见,但较小规模的小行星撞击仍可能对地球造成区域性生态灾难。特别是直径在1米至数十米之间的小行星,在穿越大气层后仍有可能造成重大破坏。因此,中国决定加强小行星研究,并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这一威胁。
中国还希望在小行星研究领域追赶西方国家。由于美、日、欧等国家已掌握了一些小行星研究的基本数据,中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发射探测器进行科考活动,以掌握这些数据并用于研究。这样,中国才能找到应对小行星威胁的方法,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