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革。自1998年市场化进程启动以来,房价呈现出一路上扬的态势。据统计,全国平均房价从每平米2000元飙升至最高点的1.1万元,涨幅惊人地达到了5.5倍。而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房价的涨幅更是令人咋舌,从起初的3000元/平米跃升至超过7万元/平米,增长超过20倍。这一波房地产热潮,使得众多早期投资房产的人实现了财务自由。
然而,自2022年起,国内楼市开始出现长期调整的趋势。最初,郑州、天津、南京及环京等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率先下跌。进入2023年,连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纷纷加入到调整行列。这一变化提醒我们,投资房产需紧跟大趋势,顺势操作,方能确保收益。否则,逆势而为,可能面临巨大损失。
随着2024年步入尾声,2025年即将开启,关于房价走势的讨论再度升温。众多网友纷纷猜测,2025年的房价将何去何从?是否会在救市政策的推动下全面反弹?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楼市大局已定,2025年的房价或将延续今年的调整趋势,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局面。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四大迹象:
首先,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据住建部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房屋数量足以容纳30亿人口,而每年仍有大量新建商品房涌入市场。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已至少拥有一套房产,这意味着潜在的购房需求正在逐渐减少。未来,随着新房和二手房供应量的持续增加,房价下行压力将愈发明显。
其次,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9亿,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年轻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减少,90后和00后的人口规模均低于前一代。新生儿出生率也持续下滑,从2017年的1756万降至2023年的902万。这一趋势导致购房需求逐渐萎缩,未来房价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再者,城镇化进程已明显放缓。过去,大量农民进城购房推动了房价的持续上涨。然而,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65%,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无几。未来,农民进城购房的空间有限,且高昂的房价使得许多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城镇化进程放缓将对房价构成下行压力。
最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房价。疫情之后,经济不景气导致许多企业裁员降薪,招聘市场萎缩,失业人员找工作愈发困难。在收入减少或失业的情况下,即使放松限购政策,也难以激发购房需求。目前,二三线城市房价与收入之比高达20-25倍,一线城市更是超过40倍。这意味着,普通家庭需要不吃不喝工作数十年才能买得起房。因此,未来房价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与居民收入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