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正式宣布对天津同仁堂的收购计划,这一举动标志着两家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之间的长期商标纠纷终于落下帷幕。此次收购由北京同仁堂的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成功取得了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份控制权,并承诺在未来五年内解决双方之间的竞业问题。
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之间的品牌之争源远流长。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历史可以追溯到1669年,而天津同仁堂则起源于1644年创立的张家老药铺。两家企业的关系错综复杂,早在1788年,张家老药铺就曾与北京同仁堂合作,并一度使用“京都同仁堂”的称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因商标问题多次对簿公堂,其中最著名的诉讼发生在1904年,当时北京同仁堂将天津同仁堂告上法庭,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各自在限定区域内使用“同仁堂”字号。
尽管历史诉讼告一段落,但商标问题一直困扰着天津同仁堂的上市之路。早在2015年,天津同仁堂便在新三板挂牌,但多次冲击主板上市均未能成功。特别是在2021年,当天津同仁堂试图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时,再次遭遇了北京同仁堂的诉讼。北京同仁堂要求天津同仁堂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这场诉讼无疑给天津同仁堂的上市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最终,天津同仁堂在2023年9月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此次收购对于北京同仁堂而言,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商标纠纷,还为其在院内市场(即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的布局增添了新的动力。北京同仁堂的主营业务以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为主,其中医药工业业务占比高达66.3%。然而,在院内市场的布局上,北京同仁堂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医疗体系内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相比之下,天津同仁堂在院内市场具有显著优势。其核心产品包括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等处方药,其中多款产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和国家基药目录。天津同仁堂的终端客户主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产品销售高度依赖医保。因此,北京同仁堂此次收购天津同仁堂,被市场视为加强院内市场布局的重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扩展院内市场,北京同仁堂在收购天津同仁堂之前,还收购了红惠医药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这一举措旨在借助红惠医药在医疗渠道的服务优势,通过整合内部渠道资源,挖掘同仁堂系内产品在医疗渠道的销售潜力,进一步扩展销售规模。
随着医药行业的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头部企业纷纷扩大市场份额,行业融合进入了新阶段。北京同仁堂此次收购天津同仁堂,不仅强化了“同仁堂”的品牌声量,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攻克院内市场。这一举动无疑将为北京同仁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整个医药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