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重庆市长寿区举办的第四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带来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卫星技术的最新展望。他透露,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飞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卫星或将在月球上设立观测基地,实现从太空到月面的观测跨越,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提供更加全面的监测。
郭华东指出,全球首颗专门服务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自2021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这颗卫星搭载了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三种有效载荷,致力于精细刻画人类活动痕迹,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
郭华东强调,尽管SDGSAT-1已达到甚至超越了预期目标,但仅靠这一颗卫星和它的三个载荷还远远不够。为了形成长周期的监测,需要更多卫星和载荷的接力服务。因此,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的概念,初步规划由9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都将针对不同应用指标设计相应的载荷和参数。
据悉,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的建设计划已被纳入《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的发展路线图。郭华东表示,他们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建成这一卫星星座,利用卫星数据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郭华东还提到,月球观测基地的建立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卫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依托航天技术的进步,实现从卫星平台到月球平台的跨越,将有助于在月球上对地球开展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