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场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的座谈会隆重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保障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着手构建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完备、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并计划在2035年前完成其建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自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建成开通以来,系统性能卓越,已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及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服务,同时在亚太地区提供额外的四种区域服务。他举例说,现在人们日常使用手机地图时,语音播报已普遍显示为“卫星导航信号较强”,这反映了北斗系统正在潜移默化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出行。
杨长风进一步指出,北斗系统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催生了众多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场景。例如,亚太区域用户自2022年起就能享受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在无网络环境下发送卫星短消息。北斗高精度服务在地图导航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手机地图导航中北斗定位服务的日均使用量已超过6000亿次。
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透露,下一代北斗系统将优化星座架构,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并计划于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组网卫星。谢军表示,北斗系统将融合低轨卫星,提升用户定位速度和精度,即使在遮蔽环境下也能保持高可信度。他还强调,北斗三号系统目前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下一代系统将广泛采用新科研成果,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在座谈会上,与会者还了解到,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已签署多项国际合作文件,产品出口至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面进入多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谢军认为,北斗系统的综合性能名列前茅,尤其在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具备1000个汉字的信息传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