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界开始发力,要给NASA“上强度”了。
就在10月29日,中国航天界公布了一系列未来的发展计划和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确定我国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并启动载人月球车的征名活动;海南文昌发射场正在为载人登月任务进行建设施工,未来将承担载人登月飞船和着陆器等的发射任务。
最令人瞩目的是,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在2023年发布了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征集公告之后,经过筛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轻舟”货运飞船方案胜出,就此,“昊龙”货运航天飞机进入航天爱好者的眼帘。
根据中航成都所发布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想象图,该机采用火箭垂直发射、水平再入降落的方式工作,飞行器采用大翼展、高升阻比、可重复使用的技术方案。
该飞行器的工作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已经非常成熟,因为我国已经发射过两次的、因为“过于先进而无法展示”的无人航天飞机就采用这样的工作方式。
不过,“昊龙”货运航天飞机也好,“轻舟”货运飞船也罢,都是商业航天思维指导下的产物,和军用元素更强的“过于先进而无法展示”飞行器没有直接关联。
从成飞公布的想象图来看,“昊天”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开创性的设计思路:
首先,“昊龙”货运航天飞机依靠尾部与空间站对接,并在尾部设计了货物输送通道,这意味着该飞行器很可能没有尾部推进器,在再入大气层后,很可能是无动力滑翔飞行。
这意味着成飞对于高超音速无动力滑翔技术的掌握已经炉火纯青,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结构死重和发射成本。
其次,“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抵达近地轨道后,背部的外壳能够打开,一侧形成太阳能电池板,另一侧可能是散热装置或者某种传感器,这种设计非常新颖。
对比空间站核心舱和“昊天”的比例关系,也可以看出“昊天”的尺寸并不大,机体最宽处可能也只有2—3米,是一种小型航天器。从对接方式来看,“昊天”主要用于运输小尺寸的货物,需要空间站的机械臂辅助才能“卸货”。
目前关于“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技术细节和参数尚未公开,不过中航工业已经宣布,该机的模型将首次亮相今年的珠海航展,相信它一定会成为这届珠海航展上的明星展品之一。我们将在珠海航展开幕后再对该机进行深入解读。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作为一种航天器,它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产品,而不是航天科工或者航天科技这样老牌航天企业的产品。“昊龙”这个命名,也延续了航空工业集团“龙”系列的传统,比如同样是成飞出品的“威龙”歼-20、“猛龙”歼-10、“枭龙”FC-1和“翼龙”无人机等。
航空工业集团已经进入了航天领域,这是正常的、有益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创新产品,壮大我国的航天实力。
已经大量出口的“彩虹”系列军用无人机,就是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旗下的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航天口”杀进了航空领域,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翼龙”系列无人机竞争,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则反了过来,“航空口”进入“航天口”的领域来竞争。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在产品构型上,与美国的X-37B无人航天飞机和我国的无人航天飞机类似,但是升力体和翼身融合设计更加明显,显然对升力的要求要高过X-37B。
如果回顾这类小型航天飞机,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曾经有多个项目一闪而过,比如苏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的米格-105小型载人航天飞机。
还有NASA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的X-24技术验证机;80年代研制的X-20技术验证飞行器;以及在1995年到2002年研制的X-38轻型载人航天飞机验证机。
不过以上列举的这些项目都早已终止,目前除了中国,也就只有美国正在开发小型航天飞机,项目有且只有内华达山脉航天公司研制的“追梦者”。
不过“追梦者”是一种商业性质的载人航天飞机,用于人员的空天往返,而“昊龙”不仅是无人驾驶,更是追求机内空间利用率的货运航天飞机,两者看着相像,其实设计取向上天差地别。
“追梦者”打算在2025年进行首次发射演示飞行,采用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的“火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
可以肯定的是,“昊龙”货运航天飞机首次飞行,大概率将使用我国现有的一次性火箭发射,但未来很有可能使用我国商业航天公司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全系统运用商业模式解决,进一步降低空间站货物运输的成本。
目前我国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已经有多家单位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即将在2025和2026年实现首飞。
我们期待“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早日首发,和NASA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