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学生爱用网络流行语,与其禁止不如教会他们辨别

   时间:2024-10-26 17:02:10 来源:封面新闻作者:胡颖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让学生用“栓”字组词,竟然组出了“栓Q”,作文里还出现了“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玩完”的句子。有英语老师表示,网络用语不光影响语文,“我刚上英语课,讲到一个词语barbecue,学生立刻就接嘴说‘芭比Q了’”。据《长江日报》报道,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武汉市育才小学、光谷第五小学等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包含部分中英文混合的网络流行语、首字母缩写流行语、粗俗谐音词汇、表意不明的词汇等。

小学生使用网络用语,是网络应用普及的必然结果。在全社会不同人群均受到网络影响的时候,小学生也不能例外,只要小学生接触网络,或者与家中、校园里的“网络达人”接触,就避免不了耳熏目染,学就一套网络词汇,对此不应夸大其负面影响。要知道,小学生喜欢使用网络词汇,是受环境影响,除非网络流行语全面消失,否则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被学生们学习到。这个时候,堵不如疏,在教育层面,“禁用令”并不会起到根本的禁绝作用,甚至会激起学生们的叛逆心理。他们哪怕不在写作文时使用,不当着老师的面说,也避免不了会在日常线上线下交流时,变本加厉地把说网络用语当成一种时髦。

当然,网络用语在丰富语言的同时,也使得年轻人的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一句“666”就可以取代“优秀”“厉害”“令人惊叹”“叹为观止”等词语。当网络用语在小学生中流行时,对他们也会成为语言贫乏者的担忧是合理的,但除了“禁用令”之外,学校与老师或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对网络用语有辨别意识,知道网络用语的鲜活与灵动,也知道网络用语的单一与局限。如果小学生可以做到既懂网络用语的意思所指,又能主动用正常的语言来表达与交流,则是最理想不过的结果。

有人会觉得,成年人都难以抗拒网络用语简单粗暴的表达,小学生怎能有抵抗的意志力?这样的怀疑,或是轻看了小学生对语言词汇的吸收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通过文字、视频、有声读物等载体获取大量词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谁掌握了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主动性,谁能够让孩子发掘语言之美与词汇之妙,谁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与表达。在禁止孩子使用网络用语的同时,语文教师是否也有必要反思一下,课堂教育是否具备与网络语言进行竞争的魅力?唐诗宋词等优美语言是否通过绘声绘色的现代教育方式抵达了孩子们的大脑与心灵?

所以,想要小学生的语言灵动多元,最重要的不是禁止而是对比。什么网络用语在孩子们那里流行,就把那些词语拿过来讲清楚、讲透,讲这些网络用语的直接,讲它们为什么会流行,去除孩子们的好奇心与赶时髦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再拿出与流行网络语言相对应的词汇,教会孩子们去辨别、取舍,比如“主要看气质”,古语是“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也是醉了”,古语是“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比如“城会玩”,古语是“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有了这样的对比,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会知道真假香臭,也会逐渐放弃网络用语,使用自己喜欢的词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