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内外专家共议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

   时间:2024-10-22 08:01:38 来源:封面新闻作者:李娜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利用新技术实时监测文物本体

国内外专家共议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

如何借鉴国内外最新技术,保护好地震遗址?

10月21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交流会在绵阳市举行。来自意大利、希腊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围绕地震遗址保护的价值、理念、原则、技术等内容展开探讨。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存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在雅典国立理工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纳西斯·库慕西斯看来,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对于专注结构工程的土木工程师来说,更是一个大型的实验室。

据了解,2023年5月成立的“地震遗址文物保护与建筑抗震研究实验室”,采用三维数字化扫描技术实施了地震遗址三维信息高清采集,已基本建成地震遗址高清数据库。据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遗址保护科副科长阙小勇介绍,正在进行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区文物本体建筑监测预警项目,主要通过对文物本体设置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传感器主要分三类,分别是:裂缝计、倾角仪、沉降仪,前两类主要布置在外墙面,检测建筑是否倾斜和水平位移,防止文保建筑倒塌倾倒。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结合网络平台可以对文物本体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文保建筑发生大的倾斜或整栋塌陷,我们第一时间就会得到预警信息,然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提出应急处置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文物防震(振)研究中心主任杨维国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遗址保护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并没有非常成熟的方案可供参考。目前一些新技术、新监测手段正逐步得以应用,譬如一些高精度的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控数据变化。“我想强调的是,地震遗址保护、地震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为中国提供好的学习和参考范例,也可以为全世界的同行提供面对地震灾害时更好的解决方案。”杨维国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雨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