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巴巴罗萨计划有何失误?问题不在有何失误,而在德国为什么战败

   时间:2024-08-20 21:51:35 来源:静心读史作者:朱天宇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而即便是结果,也只是战争层面的不成功,因为德国战败了;而不是战役层面的不成功,因为德军恰是按照巴巴罗萨计划打到了莫斯科。

巴巴罗萨计划的成功标准,应该是拿下莫斯科、生擒斯大林、灭国苏维埃。但是,这个标准太高。

苏德之间实力的差距,远远小于中日之间。但是,蒋介石被活捉了吗?中国被灭国了吗?蒋介石政府在重庆硬是扛了八年。日本人只能干瞅着,却无计可施。中国可以做到,苏联为什么不可以做到?

民国政府的首都、南京,的确被拿下了。但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太特殊。开战就是前线,还不如北京更有纵深。所以,被拿下纯属正常。这一点,就无法拿来跟莫斯科实施类比了。

需要梳理一下巴巴罗萨计划的形成过程,了解了相关细节,才能更清楚一些。

为什么要打苏联?

今天我们武装得比任何时候都强大,这种军备水平我们保持不了多久……总有一天俄国人会闯进来,也许是八九年以后,也许是一年以后。

别的原因全都不重要,这个原因最显重要。时间在斯大林手中,而不在希特勒手中。拖得越久,对苏联更有利、对德国越不利。

这就是希特勒的战略级判断:现在的国力,是德国强于苏联;趋势的国力,则是苏联强于德国。

但是,还需要往深层挖掘一下。

这两个家伙,有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

当然有。苏联要染指巴尔干、进入地中海,德国死活不答应。一个非要过来、一个非不允许,然后就只能开干了。

但是,利益矛盾可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互看不爽。

以最大公约来梳理当时的意识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前一种强调个人体验,后两种强调集体体验。

按理说,应该是后两种跟第一种针锋相对然后死磕到底。但是,人类总是仇恨与自己相似的东西。所以,针锋相对、欲除之而后快的,恰是后两种彼此。

社会人文主义强调最大多数人的集体体验,这是苏联;进化人文主义则强调优秀群体的集体体验,这是德国。然后,这两个家伙就非要死磕了。

而德国的内部情绪也应和了这种意识形态矛盾。德军中的贵族军官,长期认为德国应该打败斯拉夫人,然后向东扩张。历史上,还因为魏玛共和国时期对左翼政治的痛恨,德国精英对苏联一直恨之入骨。因为苏联是左翼的大本营。

于是,军队与希特勒合谋了、情绪与意识形态一致了、理性的长期主义与仇视的短期主义同流了。

所以,德国一直想揍苏联。这都不用英美鼓动,是发自内心的想揍。

同时,从国际博弈上也能洞见出进攻苏联的巨大好处。如果德国打垮了苏联,那英国还有啥盼头儿。苏联都死了,德国无敌于欧洲,你英国还想隔着海峡抗衡欧陆吗?所以,苏联如果战败,那么英国必然投降。

但是,发动对苏战争,是一项浩大工程。这就需要一个酝酿过程。但是,希特勒的高层推动、德国人的高效运作,使得这个酝酿过程非常迅速。

布劳希奇计划

1940年7月底,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提出了一个“不成熟”的战争计划:

用“四到六周”的时间进攻苏联,打残苏联军队或占领足够多的苏联领土,致使苏联的轰炸机无法威胁柏林和西里西亚工业区,同时德国的轰炸机则能够威胁苏联的一切战略目标。

这只能算是一个意图,不能算作目标,更遑论计划。计划首先要求目标清晰,但上述这些内容,有啥清晰目标可言?

关键是时间,“四到六周”。为什么这么短?因为德国的闪击战不可能长。短时间、高暴力,以最快速度打残苏联,然后这就行了。是要把苏联灭国吗?至少从布劳希奇这个想法来看,灭国还谈不上。打法国用了1个多月,已经算是奇迹;打苏联却是“四到六周”,这不是开玩笑吗?

马克斯计划

布劳希奇计划,提出时间是1940年7月21日。而1940年7月29日,暂调到陆军总司令部的德军第18集团军(该集团军被部署在苏德边境)参谋长马克斯,也提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就清晰多了,起码像回事:

从南部的罗马尼亚、加利西亚和波兰南部出击,首先占领乌克兰,并歼灭当地的苏联军队;然后再向莫斯科方向挺进。

因为苏联南部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所以先打乌克兰;因为莫斯科集中了苏联红军主力,所以必打莫斯科。

那要打多久呢?

这还是闪电战的套路。马克斯计划堪称单刀直入、千里奔袭,因为就一个进攻路线:南部出兵、先干乌克兰、再干莫斯科。所以,时间不会太长。

7月31日,希特勒给出了最高指示:要彻底消灭苏联,还要从北面的波罗的海方向搞突击。到了8月份,在最高指示的指导下,马克斯计划做了进一步丰富,确定了南北个突击方向:

以普里佩特沼泽地为坐标划分,从沼泽两侧实施进攻。这个沼泽位于苏联西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界线的中段,宽约100公里,纵深400公里。

北路作为主要突击方向,歼灭边境地区的苏联红军主力,从奥尔沙方向进攻,直接进攻莫斯科,同时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和列宁格勒。

南路作为辅助突击方向,从波兰东南部向乌克兰的基辅实施进攻,占领巴库油田。北路德军在渡过第涅伯河后,协同南路占领整个乌克兰。

兵力则包括24个装甲师、12个摩托化师、110个步兵师和山地师、1个骑兵师,总共147个师。

时间计划是9到19周。

这就是一个灭国计划了。起码时间上够了。灭法国用了1个多月,灭苏联的底线是9周,这是两个来月;高线是19周,这是4个多月。147个师的兵力,与巴巴罗萨计划已经接近了。

洛斯贝格计划和奥托计划

马克斯计划,在本质上,仍旧是加强版了的布劳希奇计划。手段还是闪电战,短时间、高暴力,然后打残苏联。灭国呢?时间上可以,但力量上呢?苏联的力量太强,暴力上太勉强。

所以,德国这么筹谋,肯定是自信过了头。苏联不是波兰、也不是法国。指望一个冲击或两个冲击打垮苏联,这一点连希特勒都不相信。不用看别的,看苏联的纵深就行了。你就是开着坦克往莫斯科直冲,也是一场长征,短时间做不到。

关键是直冲莫斯科,太冒险。

直冲过去了,然后两翼被包围了。这就是战略性窘境,到时候想撤都撤不回来。所以,计划还要再往谨慎方面敲定。

于是,国防军统帅部插了一脚,国防处长洛斯贝格中校,在9月份制定了另一个攻打苏联的计划:

以三个集团军群,分别对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三个战略目标实施进攻,中路的莫斯科是主要进攻方向。

但是,必须谨慎。在突破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大陆桥后,德军需要重新确定:是否进攻莫斯科。

是否进攻,取决于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方向的战况,这里如果顺利那就进攻;如果不顺利那就调整。

这时候,进攻苏联就确定了三个进攻方向,与最终的巴巴罗萨计划大体一致。

为什么是三个方向?

原因已经说了,就是苏联的纵深太大。一路或两路直接往里冲,很容易遭遇南北两个方向的夹击。同时,单方向上的大兵团进攻,也不容易展开部队。

在10月份的时候,德国陆军总部的第一总军务长保卢斯,以马克斯计划为基础,制定了奥托计划。保卢斯也采用了三个方向。但是,他比较重视莫斯科。

从布劳希奇到马克斯,再到保卢斯,这些人的意见都是陆军或总参谋部的意见。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重点放在了莫斯科。

既然是莫斯科,为什么不能直接采纳马克斯的计划?攥成一个拳头,然后单刀直入、猛砸莫斯科。因为太冒险,担心苏联会在南北两个方向实施战略反击。

那希特勒呢?

“莫斯科不是那么重要”,这就是希特勒的认识。莫斯科不重要,哪里才重要?

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部的乌克兰,才重要。波罗的海是苏联的海上交通线,乌克兰和南部是苏联的经济资源。

所以,希特勒的意见是在推进到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大陆桥后,不要继续向莫斯科推进,而是向北部和南部进攻。

这样做,德军不仅不会被苏联反攻包围,而且还能打垮苏联的海上交通线、夺取苏联的经济资源。

巴巴罗萨计划出炉

1940年11月29日到12月7日,在保卢斯的主持下,陆军司令部对“奥托”方案进行了沙盘推演;12月13日到14日,召开了陆军总部研讨会,陆军内部确定了对苏作战的共识;12月16日到17日,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做了最后修改。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了第二十号训令,亲自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名字的来源是十二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绰号红胡子,死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希特勒确定这个名字,不是出于圣战的考虑,而是“红胡子”的红,即打倒红色苏联的意思。

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苏德之争的意识形态矛盾。利益之争很重要,但互看不爽也重要,甚至更重要。

按照最后确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对苏战争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决战。德国的装甲部队在航空兵的配合下,从普里佩特沼泽地两侧揳入苏联纵深,将苏联红军包围和歼灭在国境附近,同时占领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

第二阶段,是追残部。追击苏联红军残部,并彻底打垮苏联的战略预备队,同时占领莫斯科和顿巴斯。顿巴斯是经济重镇,希特勒更为重视这里。

第三阶段,是大扫荡。德军可以势如破竹地推进到阿尔汗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然后对乌拉尔工业区实施大轰炸。

斯大林和苏联的战略误判

巴巴罗萨的这个计划节奏,完全出乎了苏联和斯大林的意料。

按照斯大林的战略判断,德国不可能以偷袭的形式发动对苏战争。但这却是一种确认偏误。

1941年4月,身在东京的佐尔格就向苏联传递情报,说德国将于6月进攻苏联,后来还把具体时间,即6月22日,给确定了。而后来统计,类似的情报,斯大林至少收到过84份。

首先解释一个问题:苏联的谍报工作为什么如此厉害,可以说甩开了英美好几条街。

原因就是意识形态。无论是上层精英还是底层百姓,都热爱苏联。当时的世界,普遍认为苏联才是人类的希望。1941年初,一个德国工人跑到苏联驻德大使馆递送情报,告诉苏联人德国正在大量印制俄语小册子,上面都是“你是共产党员吗”、“举起手来”、“我要开枪了”之类的话。这个德国工人是为了钱吗?当然不是,他是为了主义。于是,苏联可以廉价而大量的招募谍报人员。而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解释一个问题:斯大林为什么不信,这么多情报摆在桌上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一个是情报太多了,天天都喊狼来了,自然就没人信了。但,关键还是确认偏误和路径依赖。德国无论进攻苏联还是法国,总要先制造外交争端,然后才发动战争。这是当时的传统模式。后来的日美开战也是如此,先贸易战再外交战,最后才是偷袭珍珠港。

然而,对苏作战,希特勒却不是这么干的。前一天,苏联还再向德国运送物资;第二天,巴巴罗萨计划就执行了。

其实执行了,也不怕。

按照苏联的战略评估,“红军主力同敌人主力一样,至少需要两星期才能完全展开”。这是啥意思?大国之间的大战争,不可能一下子就搞主力决战。这就像俩人打架,总要先出前手拳试探一下,等抓住了机会,才能后手重拳猛砸和组合拳连续出击。

但是,巴巴罗萨计划却一反常态,它一上来就是总决战。希特勒这个鬼操作,苏联和斯大林根本就没想到。所以,一交手就先被希特勒废了半条命。

即便如此,也不怕。希特勒虽然一上来就玩命,但是苏联还能扛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苏联的实力完全不是法国和波兰难以比拟的。

苏联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苏联的劣势是大清洗运动导致红军的战斗力跳水下降。这个跳水有多严重?红军丧失了全部的军区司令、百分之九十的军区副司令和参谋长、百分之八十的师级指挥员、三分之一的团长。甚至,中下级军官、技术人员也未能幸免。仅空军的飞行员就有5616人被清洗。这就相当于红军自残了。德国就是派出一万个狙击手都打不出这个战绩。

但是,在1939年到1941年6月,苏联的国防工业却增加了39%,新建工厂开始向乌拉尔、伏尔加河和西伯利亚等纵深地带布局。这就相当于搞了一个苏联版的“大三线”。所以,在战略层面上,苏联已经在防范希特勒。

战前,德国的一个代表团在考察完苏联的航空工厂后,向高层报告说苏联的飞机制造业是全欧洲最大最先进的。除了飞机,苏联已经在生产T-34这种新式坦克了,而德国对此却一无所知。

最关键的是军队。苏联红军从1939年的98个师、200万人,飙涨到1941年6月的303个师、500万人。同时,还重新组建了机械化军,计划将坦克数量增加到29899辆,其中包括15834辆T-34和KV坦克。而同期德国的全部坦克和强击火炮仅有5639辆,而这些坦克却完全不是苏联两款新坦克的对手。苏联也把原来的航空旅改为师和团,新式飞机开始装备部队,另有5个空降军正在组建。

但是,这一切在当时还只是正在开始的趋势。战争前夜,苏联是一台功能强大但尚未组装完成的机器。如果战争推迟一年到1942年爆发,那么情况将大不一样。然而,希特勒却连一年时间也等不了。

即便如此,苏联这台机器还是在战争中组装起来,然后隆隆开动了。

所以,如果巴巴罗萨计划有失误的话,那就是它实施的时间还是太晚了。

德国到底败在了哪里

但是,完全按照马克斯的计划呢?

简单说就是:将巴巴罗萨计划的三路改成一路,不是南北分兵而是中间突破。然后,再把闪电战运用到极致,千里奔袭、单刀直入,先捅死莫斯科再说。因为莫斯科是苏联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失去莫斯科的苏联将一败涂地。

但是,丢掉南京的蒋介石政府,被打死了吗?苏联80%的地区是农村,斯大林跑到哪里都能活。实在不行往西伯利亚死命跑、往亚洲跑,希特勒累死也追不上。

苏联的战争机器正在发动。前面的战争输了,后面的战备只能更强。德国的战败,不是因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误或不成功,而是这样两个更为宏观的问题:

一个是后劲不足,德国发动了苏德战争,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了极致,却没有建立举国战争体制。

战争虽然爆发,但德国依旧生产大量的消费品,这就导致军工资源投入不足。1942年,纳粹虽然下令限制“非急需消费品”的生产,但德国的企业主们仍然在生产家具、玻璃制品和瓷器。因为大家都想发财。如果1941年的消费指数是100,那么1942年为90、1943年为94、1944年为90。而1943年的时候,军工方面的资源投入只占德国工业的31.1%。德国的生产体制,就不是在为战争服务,而是还在生活。纳粹德国虽然已经与整个世界开战,但德国人民竟然还在高消费。

一个是苏联这个对手与众不同,苏联为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而且越打越强。1941年,苏联用于对德作战的兵力是平均每月300万,而此时的德国是400到500万。但是,到了1942年,苏联每月投入的兵力规模则达到了400万,又增加到了500万和600万。到1943年第一节度以后,苏联的兵力规模始终维持在600万以上。而反观德国呢?多数时候都在300万以下。

德国占据了大半个欧洲,但是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武器生产,都不无法与苏联相提并论。而苏联依靠举国战争体制把自己潜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才是更为根本的原因。至于巴巴罗萨计划,可以说非常成功。但是,巴巴罗萨计划只能算兵法奇谋。而在实力面前,兵法奇谋只是点缀而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