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民币结算再下一城!澳洲铁矿巨头低头,中国破局美元霸权有实招

   时间:2025-10-18 15:19:4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必和必拓集团近日宣布,将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交易,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重大突破。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的妥协被视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格局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钢铁行业长期面临结构性困境:尽管每年消耗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其中60%依赖澳大利亚进口,但行业整体利润微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钢铁企业全年利润不足300亿元,平均每吨钢仅盈利30元,远低于国际同行水平。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矿企凭借垄断地位,将开采成本仅18美元/吨的铁矿石以超过100美元/吨的价格售往中国,攫取超额利润。

这种不平等贸易关系在2023年初出现转变。中国通过四项战略举措重构市场规则:首先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全国钢铁企业采购需求,形成全球最大单一买家;其次强制要求铁矿石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打破美元垄断;第三开拓巴西、俄罗斯、非洲等多元化供应渠道,降低对澳依赖;最后通过建造40万吨级巨轮和非洲铁路网,解决远程运输难题。

必和必拓的妥协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从经济层面看,人民币结算将每年为中国钢铁企业节省数百亿美元汇兑成本;从金融安全角度,此举削弱了美元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支配地位,目前中俄、中巴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50%。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成功将制造业规模优势转化为规则制定权,为大豆、石油等战略资源领域提供可复制模式。

澳大利亚在此轮博弈中的被动局面,暴露出资源出口型经济的脆弱性。当中国通过基建实力抹平地理障碍,通过市场整合提升议价能力,通过货币创新突破金融封锁时,传统资源霸权已难以为继。这场变革证明,在全球化新阶段,掌握终端市场需求、核心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网络的国家,正在重新定义国际经济秩序。

中国钢铁工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过去数十年间,数百万产业工人创造的利润大量外流,而今通过规则重构,产业链价值开始向制造端回流。这种转变不仅惠及钢铁行业,更将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提升整个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民众。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