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手握铁矿石需求大旗,力推人民币结算重塑全球资源贸易格局

   时间:2025-10-09 00:32:3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纸来自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公告,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掀起巨大波澜。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挫,全球铁矿石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这场由人民币结算引发的博弈,标志着中国正从资源贸易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向规则制定者。

长期以来,全球铁矿石市场被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巨头垄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每年消耗全球约75%的海运铁矿石,却在采购环节长期受制于人。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过整合国内钢厂采购需求,打破了"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澳大利亚铁矿石在中国进口市场的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多元化供应格局初步形成。

价格分歧成为此次贸易摩擦的直接导火索。必和必拓坚持将2025年年度长协价上调15%至109.5美元/吨,而同期现货价格仅80美元/吨。按中国每年进口7.4亿吨澳矿计算,接受长协价将导致每年额外支出超20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结算货币之争——中方明确要求采用人民币结算,否则将失去中国市场。

支撑中国强硬立场的,是日益完善的多元化供应体系。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预计2025年底投产,初期年产能6000万吨,远期可达1.5亿吨。巴西对华供应占比已升至28%,并扩建专用运输航线。俄罗斯铁矿石对华出口量在2025年前四个月显著增长。国内废钢循环利用体系也日趋成熟,电炉炼钢占比预计提升至25%,年减少原生矿需求约4亿吨。

人民币结算的推进堪称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中国宝武自2020年起与三大矿山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河钢集团2024年通过人民币结算采购铁矿石306万吨。大连铁矿石期货、上海原油期货均采用人民币计价。今年第三季度,金属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9.2%,较2020年的2.1%大幅提升。

这场变革的影响正在全球蔓延。巴西淡水河谷已全面接受人民币结算,对华供应量大幅提升。俄罗斯对华铁矿石出口中,人民币结算比例达45%。东南亚钢铁企业开始咨询人民币结算方案,市场甚至猜测铜、铝等大宗商品可能跟进。全球资源贸易版图正在重塑,拒绝合作的国家将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