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化领域一家原本业绩平平的上市公司,因一纸股权转让协议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复牌后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在短短数日内实现翻倍,这场由"AI国家队"入股引发的资本盛宴,让市场目光再度聚焦科技概念股。
9月24日晚间,品茗科技披露重大股权变动:控股股东莫绪军联合四位股东,以每股39.504元的价格向北京通智清研转让1255.22万股,占总股本15.92%,交易总额达4.96亿元。尽管公告明确控制权未发生变更,但市场资金仍呈现蜂拥态势,推动股价从停牌前的49.38元飙升至9月30日的100.6元。
这场资本狂欢的核心,在于收购方北京通智清研的特殊背景。这家9月5日刚刚注册成立的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为通智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而后者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全资持有。该研究院作为北京市科委推动成立的非营利机构,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其院长朱松纯系计算机视觉领域泰斗,曾三度斩获国际权威奖项"马尔奖"。
研究院官网显示,其研究布局涵盖通用视觉、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等七大前沿领域。这种战略定位与品茗科技的传统业务形成鲜明反差——这家2011年成立、2021年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主营业务长期聚焦建筑信息化软件和智慧工地产品。
财务数据显示,品茗科技近年业绩表现平稳。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归母净利润1242.93万元;2024年营收微增至4.47亿元,净利润提升至3147.93万元。今年上半年虽实现1.87亿元营收和3123.34万元净利润,但整体规模仍显有限。这种业绩表现与资本市场对其的热烈追捧形成强烈反差,四天累计涨幅达100%的行情,甚至引发交易所发出警示函。
市场将此次异动与上纬新材案例相提并论。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权后,后者股价在三个月内暴涨16倍。但品茗科技的情况存在本质差异:既无控制权变更带来的转型预期,其AI业务也尚未形成规模支撑。公司8月25日在互动平台透露,曾为雅江水电站提供AI视觉监控等产品,但明确表示该业务规模较小,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这场由"AI国家队"概念点燃的资本行情,正在考验市场对科技转型的想象力。当传统建筑信息化企业遇上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究竟是概念炒作还是价值重估,仍需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