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老牌国货的破产传闻近日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上海瑞慈化妆品有限公司被债权人卡莱丽化妆品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由于上海瑞慈是知名护手霜品牌东洋之花的母公司,消息迅速登上热搜。不过法院最终驳回了破产申请,认定上海瑞慈仍具备清偿能力,所谓“破产”实为误读。
这场风波的起因源于一起加工合同纠纷。卡莱丽作为隆力奇集团旗下子公司,与上海瑞慈及安徽省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签署委托加工合同,约定由卡莱丽负责东洋之花系列产品的生产。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卡莱丽虽按约提供加工服务,却未能如期收到货款。2023年2月,卡莱丽以加工合同纠纷为由将上海瑞慈诉至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法院判决上海瑞慈支付253万余元加工款及违约金,但后者未履行判决。
今年3月,卡莱丽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申请对上海瑞慈进行破产清算。听证阶段,上海瑞慈提出多项抗辩理由:公司正在陆续归还欠付款项,并开发新产品以提升盈利能力;核心资产“东洋之花”商标估值约1700万元,若破产清算将导致商标价值及销售渠道等无形资产贬值,进而影响债权人受偿金额。上海瑞慈已向卡莱丽还款130万元,出具还款承诺书并提交第三方资产评估报告,承诺年底前清偿剩余款项。
法院最终未受理破产清算申请,但这场风波将东洋之花这个沉寂多年的国货品牌重新拉回公众视野。作为1992年成立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早期国货品牌,东洋之花曾凭借“绵羊奶”护手霜创新配方迅速崛起,1995年成为国内护手霜品类龙头。1997年通过央视广告投放及张柏芝、Twins等明星代言,品牌知名度达到巅峰,年销量突破1000万支,回款额近4亿元。
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当时江苏东洋之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庆市中科汇银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者以3600万元受让15%股权,并约定若30个月内未实现A股上市,需以年均15%收益率回购股权。2008年股灾导致上市计划搁浅,同时化妆品销售渠道变革中,东洋之花因削减广告投放和新渠道建设费用,错失专营店等新兴渠道红利。此后,上市失败触发回购条款、面膜检出氢醌等事件接连发生,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
2013年,上海瑞慈成立并启动品牌重塑计划,由职业经理人团队重新调整品牌定位,当年产品发货量同比增长超45%。2014年,管理咨询公司和君集团通过什伯互联入股东洋之花,派出原宝洁、联合利华等企业职业经理人参与运营。然而2021年,什伯互联因外部债务无力偿还,将全部股权按五折转让给宿州华瑞。直至2023年,曾代理阿迪达斯、曼秀雷敦等品牌的丁绍春以“轻资产”模式介入,通过2000万元收购苏州元美工厂,获得东洋之花品牌十年独家生产权与销售权。
目前,上海瑞慈虽在财务层面资不抵债,但东洋之花品牌运营已转移至苏州元美。据青眼情报数据,2025年前35周,东洋之花在手霜品类市占率达6.1%,位列国货品牌第三,仅次于美加净和百雀羚。品牌价值的回升和市场地位的恢复,为上海瑞慈债务清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商标资产的持续增值潜力或成为债权人利益保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