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管行业变革浪潮中,银行理财凭借其独特的稳健基因持续领跑。面对净值化转型带来的市场波动,平安理财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与精准客群定位,在低利率环境下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截至今年7月末,该公司固收及固收+产品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46%,产品破净比例仅0.65%,负收益比例控制在0.55%,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平安集团旗下重要资管平台,平安理财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便将回撤控制作为核心竞争力。公司构建了"目标波动率+动态资产配置"的双层风控体系,根据客群风险偏好将产品划分为低波、中低波、中波三类,分别设置0.5%、1.5%、2.5%的回撤控制线。这种精细化分层策略在渠道代销产品中成效显著:最短持有期固收类产品持满期限后正回报概率达98%,固收+产品更高达99%。
在投资端,平安理财独创的"工业化+平台化"管理模式正在重塑行业生态。与传统基金经理主导模式不同,该公司将投资流程拆解为策略研发与资产配置两个维度:底层由12个专业策略团队负责信用债、存单、REITs等细分领域研究,上层投资经理根据宏观研判进行跨市场资产"组装"。这种模块化生产方式使1500余只在管产品保持风险收益特征高度一致,启元策略系列通过机器交易模型动态调整子策略,实现年化收益率4.18%的同时,将波动率控制在预定范围内。
产品创新方面,平安理财与母行平安银行深度协同,推出"安+心稳致远"四维产品矩阵。其中"安稳"系列固收产品作为资产配置"压舱石",采用180天、270天等中长期限设计强化波动管理;"安心"系列现金管理产品则主打7天、14天短持有期,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数据显示,"启航增强稳盈定开"系列在债市震荡中实现周度净值零回撤,130期产品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达3.41%。
这种发展模式获得了市场积极反馈。截至7月末,平安理财管理规模突破1.16万亿元,定期开放型产品到期收益100%为正。在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战略中,理财业务正成为撬动高质量AUM增长的关键支点。行长助理王军在近期发布会上表示:"基础理财占比提升既能顺应居民财富配置偏好,也有助于优化全行AUM结构。我们将持续深化与平安理财的协同,打造覆盖现金管理、绝对收益、多资产配置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面对低利率时代存款外流的挑战,平安理财通过严格的风控标准、创新的工业化管理、清晰的产品分层,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将稳健基因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实践,不仅为投资者创造了持续正收益,也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随着"安+心稳致远"体系的全面落地,银行理财在财富管理市场中的"压舱石"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