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黄浦江畔的徐汇区西岸梦中心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作为上海首批夜间经济标杆区域,这里正以多元业态交织的夜生活场景,点燃城市夜经济的活力。江风轻拂,滨江步道上,市民游客或漫步闲谈,或驻足欣赏江景;临江的外摆餐位座无虚席,美食香气与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夜生活画卷;不远处的水岸剧场内,露天音乐节的旋律随风飘荡,为夜色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活力。
为了进一步释放夜间消费潜力,西岸梦中心沿江的30余家商户在周末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深夜24时。同时,通过推出夜间专属优惠、加场演出等举措,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延长营业时间后,周五到周日的营业额比平时增长了约17%。”一位商户代表王健透露,延时营业不仅提升了边际利润,也让店铺的客流量显著增加。
江景资源成为西岸夜经济的一大亮点。不少商户巧妙利用滨江优势,打造了特色外摆用餐区,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欣赏到黄浦江的夜景。“我们从下午就开始排队,就是为了能坐在外面看夜景。”市民裴女士表示,坐在外摆餐位上,吹着江风,望着对岸逐渐亮起的灯光,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据商户代表孙梦介绍,外摆餐位设置以来,深受顾客喜爱,高峰期甚至需要排队一两个小时,成为带动营业额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夜色渐深,人群逐渐向水岸剧场汇聚。在西岸梦中心800米的沿江岸线上,三处露天剧场正轮番上演免费的水岸音乐节和水岸电影节。“没想到在城市中心,还能在黄浦江边看到这样的音乐节。”市民施女士带着宠物散步至此,恰巧遇上演出,她表示,音乐节的氛围和宠物友好的特色让人感到非常治愈。据了解,作为上海国际光影节的主会场,西岸从9月下旬起还将设置多处光影点位,开展无人机表演、光影秀等活动,以音乐与光影为媒介,以壮阔江岸为舞台,进一步丰富夜间消费场景。
从延时营业到外摆餐位,再到文化演出,西岸梦中心通过多元业态的融合,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滨水夜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也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夜生活选择。据统计,7月和8月,西岸梦中心的整体客流分别环比上升23.8%和10.4%,其中18时后的夜间消费额占比近半,夜间消费活力持续攀升。
上海的夜间经济正在全城范围内蓬勃发展。今年6月以来,全市夜间消费总额已达880.09亿元,同比增长3.3%。为了进一步优化夜间经济生态,上海在8月升级了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的10项举措,包括优化“外摆经济”活力、支持举办主题特色市集、提升夜间景观照明品质等。这些举措为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