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的美术馆与博物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高峰,文创产品的销售也异常火爆。与此同时,露台、天台及观景台等新兴消费场所逐渐成为热门打卡地,各大景区和公园纷纷推出主题展演与夜游项目,力求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这一系列举措,无疑都是各地瞄准消费者“兴趣价值”与“情绪价值”所做出的创新尝试,旨在点燃暑期消费的热情。
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傍晚时分,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市民白琳带着8岁的儿子,一同聆听“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大展的夜场讲解。从学院派到印象派,再到纳比派,母子俩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流连忘返。直至深夜近9点,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并在文创店选购了多款热门文创商品,如“梵高”毛绒挂件和“饿了猫出逃博物馆”冰箱贴等。
浦东美术馆副馆长盛丹丹表示,自暑期以来,观展热情持续高涨。特别是7月26日周六,单日接待观众超过1万人次,创下开馆4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文创商店的日均销售额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是去年同期的10倍有余。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浦东美术馆在暑期特别延长了开放时间,增加了讲解频次,并增设了行李寄存处和餐饮供应。还与陆家嘴商圈、周庄古镇景区、多家酒店及展览馆等推出联动优惠活动,让“票根经济”惠及更多人群。
这个暑期,文博与文创热潮席卷全国。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上海天文馆的“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以及吉林省博物院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向大师致敬——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美术品展”等展览,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不忘购买兼具美观与实用的文创商品,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除了文博与文创热潮,露台、天台及观景台等新兴消费场所也备受追捧。在重庆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观景平台,游客们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感受震撼与惊喜。来自安徽的游客张朋兴奋地表示,他打算体验高空秋千,来一场云端冒险。而重庆相关单位也在每周六晚或节假日开展无人机灯光秀展演,将山城的特色与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多地通过发展“天台经济”,进一步拓展消费时间与空间,激活暑期消费市场。在重庆,天台上引入了IP策展、文艺演出、数字体验及空中餐酒吧等休闲业态,目前已形成20余个天台群落。而在上海,多个社区与商场则在露台上举办“泡泡水枪大战”、“露天演唱会”及“星空电影节”等活动,既为市民提供了纳凉与社交的空间,也延长了顾客的停留与消费时间。
一些传统公园也通过创新引入互动性、沉浸感强的活动,让经典风景焕发新生。在长春动植物公园,西游主题夜游项目与《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剧目演艺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天津游客刘彬彬表示,这些《西游记》人物和场景勾起了她儿时的记忆,既亲切又新鲜。据统计,截至7月27日,长春动植物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黄庆华指出,抓住暑期消费旺季的契机,各地纷纷发掘自身特色,通过差异化场景设计与文化赋能,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