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资本市场,一场出乎意料的狂欢正在科创板悄然上演。首支涨幅超过10倍的大牛股,竟然默默无闻的上纬新材(688585.SH),这令众多投资者大跌眼镜。
更令人震惊的是,上纬新材在连续10个交易日收获20%的涨停后,势头仍未减弱。即便经历了停牌核查,复牌后依然以一根放量长阳线继续高歌猛进,仿佛任何“降温”措施都对其无效。
此刻,传统的基本面分析和估值逻辑在上纬新材身上已然失效。市场炒作已经完全被情绪所主导,投资者们如同赌徒,竞相追逐,期盼自己能搭上这趟财富快车,同时祈祷自己不会成为最后的接盘者,下一个涨停仿佛触手可及。
8月5日午后,上纬新材的股价再度被市场资金疯狂拉升,直至涨停,股价飙升至110.48元/股,市值也随之膨胀至446亿元。这一市值水平,已经足以跻身A股市场前6%,排名高居第286位。
然而,在这波疯狂的炒作之前,上纬新材只不过是一只市值仅30多亿元的微盘股,默默无闻。一切的转变,都源自7月8日晚间的一则重磅公告。公告显示,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计划将其所持24.99%的股份转让给智元恒岳,同时,SWANCOR萨摩亚和金风投控还计划分别转让0.6%和4.4%的股份给致远新创合伙。这两家收购方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邓泰华,其中智元恒岳更是智元新创(即智元机器人)的核心团队持股平台。
收购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也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由此,上纬新材被贴上了人形机器人概念的标签,想象空间瞬间被打开。自7月9日至8月5日,其股价从7.78元飙升至110.48元,累计涨幅超过13倍。
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上纬新材的市值暴涨了414.62亿元,若以一季度持股户数计算,股民人均盈利高达806.34万元。然而,这场炒作已经陷入了狂热,上纬新材的市值甚至超过了智元机器人本身的估值。要知道,在2025年3月的B轮融资中,智元机器人的估值仅为150亿元。如今,爆炒过后的上纬新材市值,已经远超“起涨前的上纬+智元机器人”的总和。
与此同时,上纬新材的PE(TTM)已经高达480.26倍,令人咋舌。这场炒作的热度,丝毫不亚于17世纪30年代末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价格已经离谱,但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不会是那个最后的接盘者。
实际上,上纬新材的主营业务包括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是全球环保耐蚀树脂的主要供应商,在可回收树脂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其业绩却并未如其在可回收树脂领域的地位那般出色。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却分别下滑了32.91%和37.02%。公司将此归咎于海外美金应收账款造成的汇兑损失、海外销售运费增加以及研发检测试验费增加等因素。
随着泡沫的不断膨胀,我们不禁要问: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谁将成为最终的接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