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宠物消费领域,一股新的资本浪潮正在席卷国产宠物食品行业,引领着一场“自建工厂”的变革。众多头部品牌纷纷通过资本手段收购工厂、扩大产能,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起长期的竞争优势。
近期,鲜朗母公司吉宠控股的一则收购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公司正式完成了对辽宁鲜宠60%股权的收购,并计划斥资1.8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辽宁鲜宠作为鲜朗的重要代工伙伴,其丹东工厂拥有多条先进的宠粮生产线。此次收购标志着吉宠控股在供应链掌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海鲜原料产品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事实上,国产宠物食品行业的资本运作早已悄然加速。多家宠物上市公司在年报中频繁提及“自有品牌”,相关业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乖宝宠物就明确指出,快速发展的自有品牌业务是公司的一大竞争优势。随着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已经逐渐从价格竞争、渠道竞争转向品牌竞争。
中宠股份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品牌建设的加强以及新零售形态的崛起,国产品牌的市占率正在显著提升。宠物行业中国产品牌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鲜朗在工厂布局方面更是动作频频。其河南漯河工厂早已投产,主打禽类产品;福建武夷山工厂也落户国家公园生态圈,依托圣农集团的禽肉资源。加上此次收购的丹东工厂,鲜朗已经形成了覆盖华中、东南、东北的三大原料导向型生产基地。鲜朗还在浙江绍兴规划了智能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其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与此同时,其他头部品牌也在加速布局。诚实一口宣布投资2亿元在山东建设智能化工厂,专注于高端烘焙粮和冻干粮的生产。中宠股份则与新西兰企业合资建厂,强化高端宠物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乖宝宠物则通过收购海外工厂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在国内扩建山东聊城工厂。这些动作无疑表明,国产宠物品牌正在从轻资产代工模式向自建工厂掌控供应链的模式转变。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性变化。在流量时代,电商和社交媒体红利为品牌提供了低成本获客渠道,许多品牌采用“代工贴牌+全网种草”的轻资产模式。然而,随着流量成本的飙升和自然流量回报率的下降,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国产宠物品牌开始集体转向“自建工厂”,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效率来增强竞争力。
随着养宠人群的年轻化和科学养宠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宠物食品的要求已经从“低价”转向“高质”。价格战逐渐演变为供应链竞争和技术竞争。头部品牌通过自建工厂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避免断货风险,并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建工厂潮”不仅改变了国产宠物食品行业的格局,还推动了行业的集中化进程。重资产模式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中小品牌难以负担,而头部企业则通过并购和扩产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已经突破千亿级,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
随着自有工厂的建立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品牌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通过海外建厂或并购参与国际竞争。国产宠物品牌的“自建工厂潮”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了精耕细作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