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呷哺呷哺上半年业绩仍亏,关店减亏效果待考,股价大跌成“仙股”

   时间:2025-08-04 15:55:32 来源:深圳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呷哺呷哺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营收下滑但净亏损收窄

近日,“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对外公布了其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总收入约为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18.9%。同时,公司预计上半年的净亏损将在0.8亿元至1亿元之间,与2024年同期的2.74亿元净亏损相比,有了显著的收窄,减少幅度在63.2%至70.5%之间。

呷哺呷哺将净亏损的减少主要归因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续优化。公司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利用采集优势,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协同合作。呷哺呷哺还升级了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了配送路径网络,从而提升了运营效率并降低了综合成本。

在餐厅运营方面,呷哺呷哺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公司优化了餐厅布局结构,关闭了部分低效餐厅,并将新增餐厅的重点聚焦在了高潜力区域。这些措施综合提升了餐厅的运营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也较2024年同期有了大幅下降,减少幅度约为64.1%。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快速休闲餐厅运营的中国投资控股公司,呷哺呷哺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火锅行业的佼佼者。2014年,呷哺呷哺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然而,近年来公司的业绩却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从2019年开始,呷哺呷哺的净利便开始下滑,2021年更是转亏,且去年的亏损幅度大幅增长。据统计,从2021年至2024年,呷哺呷哺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和4.01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达到了12.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呷哺呷哺在2016年后提出了“呷哺+品牌升级计划”,试图布局“高端”市场。为此,公司几乎每年都在提价,客单价从2014年的44.4元涨至了2023年的62.2元,涨幅超过了40%。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不断增加,业内观点认为,呷哺呷哺当前仍需在价格方面做出调整,以提升性价比。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呷哺呷哺在预告中仍强调,公司一直确保现金流稳健及财务状况良好,并持续推展各项营运管理。例如,公司战略性拓展了预付式消费模式,通过动态价值治理机制优化折扣结果,以实现经营收益增长与利润空间升维的协同共振。

然而,在消费者反馈方面,呷哺呷哺仍面临一些问题。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最近,呷哺呷哺已累计收到703条投诉信息,投诉内容包括畅吃卡虚假宣传、吃出异物等。其中,多位消费者反映其畅吃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限制性条款,与宣传承诺存在明显差异。

在资本市场方面,呷哺呷哺的股价也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态势。自2021年2月创下25.75港元左右的历史高位后,公司股价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最近,公司股价更是一度跌至0.60港元的历史新低水平。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多数时间低于1港元,已沦为“仙股”之列。截至某交易日盘中,呷哺呷哺下跌3.85%,报0.75港元/股,总市值仅剩8.15亿港元,股价“破发”超过八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