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深圳福田:一“码”在手,企业不再怕“执法扰民”,营商环境再升级!

   时间:2025-07-31 21:04:41 来源:深圳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司法部公布的第三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中,一家企业抱怨一年内被行政执法部门频繁上门检查多达154次,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如何在严格执法与服务企业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广泛讨论。而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正通过一项创新的实践——推广行政执法监督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6月23日至7月4日期间,福田区司法局联合区统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务局等多部门,深入企业推广行政执法监督码。工作人员们带着宣传册走进企业,亲切地告诉企业负责人:“我们给您装上一个‘执法GPS’,以后谁来检查、什么时候来,您的手机都会提前收到通知。”

福田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个监督码。企业只需扫描二维码,便能在手机端查询到已发布的“检查预告”,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事项等信息一目了然。企业负责人体验后表示:“以前最怕的就是‘突然袭击’,现在这个码连检查内容都能提前知道,真是方便多了!”而且,如果遇到“入企不扫码、重复检查”等问题,企业还可以通过监督码直接投诉,后台将直通司法局监督端与民意速办平台。

这个监督码之所以能破解“执法扰企”的难题,关键在于它打通了企业端、执法端、监督端三个端口。执法人员必须扫码登记才能开展检查,而监督端则能实时抓取数据。一旦发现同一企业在短期内被重复检查,系统便能通过数据分析研判,第一时间介入核实处理。

对企业而言,行政执法监督码不仅是一个“监督工具”,更是一个“服务窗口”。通过扫码,企业不仅能查询到检查信息、政策通告,还能对执法进行评价和反馈意见。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执法监督是对我们的约束,现在从这个监督码里,我感受到了福田区保护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温度。”

如今,企业负责人的手机里,监督码的“检查预告”成了他们安心工作的提醒。在福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原来严格执法与柔性服务,可以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个小小的监督码里。这个监督码不仅给权力套上了“透明笼”,更给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它折射出福田区“刀刃向内规范执法,主动靠前服务企业”的监督方式正在不断升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