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业证券在职场圈内掀起波澜,其内外行为的鲜明对比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自七月以来,该公司研究员连续发布了多份以“反内卷”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力图塑造公司反对职场过度竞争的正面形象。然而,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却悄然进行了一项引发争议的举措——收集员工子女被985高校录取的信息。
据网传截图显示,兴业证券发布了一则内部通知,要求员工在得知子女高考录取信息后,需填写一份《员工子女985院校录取情况收集表》并反馈至公司。此举虽以组织关怀为名,但实则因仅针对被985高校录取的员工子女,而涉嫌将员工按子女学历进行隐形划分,引发了广泛争议。
网友们纷纷吐槽,质疑此举是否意味着“子女非985便不值得公司关怀”,并直指这是赤裸裸的学历歧视。事实上,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已明确规定禁止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以遏制企业对名校标签的病态追逐。然而,时至今日,这种学历歧视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隐蔽,成为了职场中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兴业证券此次事件,无疑是将这套隐形的学历评价体系从招聘环节延伸到了员工家庭背景调查,进一步加剧了职场中的学历特权意识。该事件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反映了兴业证券近年来在管理和合规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作为曾经的券商“财富管理三剑客”之一,兴业证券近年来的业绩与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公司市净率显著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排名也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合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曾发布信息指出,“兴业证券优理宝”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而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用户控诉该APP存在手续费不透明、奖励活动虚假宣传等问题。
在监管层面,兴业证券也多次因合规管理、研究报告发布、内部控制及员工行为规范等问题被处罚。例如,去年因部分项目发行保荐报告未完整披露立项、质控、内核审查问题以及薪酬考核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公司被证监会出具了警示函。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兴业证券能否抓住中央汇金控股8家券商背景下中小券商并购重组的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仍有待观察。而此次学历歧视事件,无疑给公司本就动荡的局势又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