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湖股份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下降了14.4%,至4.26亿元,尽管亏损额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归母净利润仍亏损257.16万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亏1128.08万元。
作为2000年即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公司,大湖股份是国内淡水养殖领域的佼佼者。公司近年来将业务重心转向大健康产业,业务板块涵盖以水产品、白酒为主的健康产品,以及康复、护理为主的健康医疗两大领域。其中,白酒产品系列包括“德山德酱”、“御品德山”、“秘藏德山”、“滴水洞”和“德山大曲”,覆盖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等多种香型。
尽管大湖股份曾凭借“预制菜”、“白酒”等热点概念在资本市场受到关注,但其白酒业务的市场影响力却逐渐减弱,昔日的辉煌鲜少再被行业提及。
实际上,大湖股份旗下的常德酒厂(现更名为湖南德山酒业有限公司)历史悠久,成立于1952年,是建国后湖南省第一家国营酒厂,曾与酒鬼酒齐名,并孕育了武陵酒。德山酒业作为湘酒的先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存1000多口千年老窖池,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老窖池群之一。据史料记载,1959年,德山酒业酿造出湖南第一瓶浓香型德山大曲酒,20年后,酱香型白酒武陵酒也成功面世。
然而,数十年过去,与德山酒业同期或同源诞生的湘酒品牌却各领风骚,境遇各异。酒鬼酒(前身为吉首酒厂)与武陵酒命运相似,在90年代湖南湘泉集团控股期间,酒鬼酒价格超越“茅五剑”,风靡全国,并于1997年成功上市。尽管后来酒鬼酒多次易主,并因“塑化剂事件”遭受重创,但在央企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入主后,经营逐渐走上正轨。同期问世的湘窖则背靠珍酒李渡,深耕省内市场,目前区域渗透率和认可度较高。
相比之下,德山酒业的发展则显得逊色不少。尽管拥有“中华老字号”的殊荣,但受限于股东主营业务分散以及非央企背景,德山酒业陷入发展瓶颈,已脱离湘酒第一阵营。近年来,大湖股份的白酒营收总体呈下滑趋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36亿元、1.43亿元和1.04亿元。而同期,酒鬼酒、武陵酒和湘窖的酒类销售收入分别高达约14.15亿元、10.99亿元和8.02亿元。
对于2024年白酒业绩的下滑,大湖股份表示,大型酒企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及销售渠道的挤压,以及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商务宴请、聚会等白酒消费场景减少,导致公司白酒收入同比下降27.08%,进而影响白酒分部的利润。今年上半年,大湖股份的白酒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7%至4020.26万元,营收占比不足10%。公司指出,白酒产品受到消费降级以及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针对德山酒业的困境,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区域名酒凭借超值性价比获得生存空间,但如今随着一、二线名酒渠道下沉和价格倒挂,区域名酒厂已失去性价比优势。中高端白酒作为面子消费的载体,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和庞大的资源建设成本来建立品牌心智资源占位。白酒行业的渠道结构和营销方式也已发生巨大变化,庞大的渠道陈列费用和流量营销成本对德山酒业等中小型酒厂而言难以承受。
肖竹青认为,尽管德山大曲在湖南白酒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错过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目前重返辉煌之路将极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