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新经济数据的揭晓,上半年“消费王者之城”的激烈角逐尘埃落定:重庆凭借约40亿元的微弱差距力压上海,再度问鼎该宝座。这场消费领域的巅峰对决,不仅展现了两座城市的消费活力,也折射出各自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回顾上半年,重庆与上海的消费争夺战可谓跌宕起伏。一季度,重庆以黑马之姿,一举夺下了上海连续七年稳坐的“消费王者之城”桂冠。然而,五月时,上海凭借消费市场的强势反弹,一度夺回领先地位。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重庆便以8300.37亿元的社零总额,再度超越上海的8260.41亿元,再度坐上消费领域的头把交椅。
重庆,这座西部重镇,长期以来便以强大的消费能力著称。而今,它开始展现出在收入增长方面的强劲势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81元,人均收入排名也从去年的第11位跃升至第9位。
这一跃升背后,是重庆在产业结构优化、财政政策投入和消费场景创新方面的持续努力。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不仅带动了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增加,也提升了整体工资性收入水平。同时,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使得重庆在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增收保障。
在收入增长的推动下,重庆的消费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上半年,重庆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4001元,在31个省份中同样位居第9位。而重庆社零总额的长期亮眼表现,更是彰显了其强大的消费潜力。政策支撑、消费补贴、文旅融合、场景创新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使得重庆的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向好。
以政策支撑为例,今年重庆将3C数码类产品首次纳入补贴范围,有效带动了相关商品销售的快速增长。同时,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的频繁举办,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仅在4至6月,重庆市就累计举办了700多场消费促进活动,拉动直接销售70亿元。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在消费领域的潜力巨大。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重庆近日发布了《提振消费若干措施》,提出了26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对购置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的补贴、推动离境退税地域和规模双扩围、发展演唱会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旨在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重庆在收入增长和消费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差距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庆需要继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措施,以实现更加包容、更为均衡的增长。
总体来看,重庆在上半年凭借强劲的收入增长和消费市场表现,再度夺得“消费王者之城”的宝座。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重庆有望在消费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