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详细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各项经济指标的表现。
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从季度分布来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第二季度则为5.2%,显示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中,消费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16.8%和31.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52.3%,表明内需尤其是消费市场的活力正在增强。
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指出:“从数据可以看出,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他进一步介绍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强调了经济的“稳”与“进”。
在稳定性方面,上半年GDP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了0.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5.4%之间,物价也基本平稳。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在进步性方面,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均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在新动能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约18%。
盛来运还提到了经济的“新”动能累积和“畅”的循环改善。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经济运行在改善,货运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均同比增长,货币供应量M2也保持稳定增长。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各地正在积极加大创新投入。目前,我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已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创新成果正在涌现,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同时,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和绿色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盛来运表示:“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