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极智嘉,终于在7月9日迎来了其在港交所的高光时刻,正式挂牌上市。这家专注于AMR仓储机器人的独角兽企业,凭借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成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极智嘉的上市之路虽然从A股转战港股,但进程相对平稳。此次IPO,公司全球发售1.61亿股,每股发行价定为16.8港元,募资总额高达27.12亿港元,创下了港股机器人企业募资的新纪录。然而,上市首日,极智嘉的股价并未如预期般一路高涨,而是开盘后即跌破发行价,截至上午11时左右,股价报16.68港元,较发行价下跌0.71%,但总市值仍超过216亿港元。
极智嘉的故事始于2015年,由清华大学毕业的郑勇创立。在创立之初,郑勇便敏锐地洞察到物流将成为AI和机器人技术最先落地的重要场景。极智嘉的名字寓意着追求智慧和代表智能化的技术方向,而公司最初的办公地点就设在清华计算机系FIT楼的地下室里。从发布国内首个仓储机器人货到人拣选系统,到在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中大放异彩,极智嘉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崛起。
在资本市场上,极智嘉同样备受追捧。从2016年至2022年,公司先后完成11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40亿元。股东阵容豪华,包括华平投资、CPE源峰、蚂蚁集团等知名机构。然而,极智嘉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2021年,公司曾尝试在科创板上市,但最终因市场环境变化而选择转战港股市场。在经历了两次递表后,极智嘉终于顺利过会。
尽管融资顺利,但极智嘉的业绩却仍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但EBITDA和经调整亏损净额均呈现下降趋势。极智嘉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且发展迅速的环境中,将业务扩张和创新放在首位所致。在研发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投入,但研发费用率却逐年下降。
极智嘉在全球拥有约806家终端客户,是拥有全球最大客户基础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然而,在竞争压力下,极智嘉的行业地位也受到了挑战。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3年极智嘉还处于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到了2024年,就被海康威视的子公司海康机器人超越,滑落至第二。此次率先完成IPO的极智嘉,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行业龙头,极智嘉的先发优势在于技术基础的积累。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客户项目,极智嘉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系统快速定制化和灵活配置的能力。极智嘉认为,算法驱动下的多机调度能力是AMR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也是与竞争对手拉开竞争身位的重要武器。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极智嘉仍需不断努力,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极智嘉的上市,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整个物流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者,极智嘉能否在上市后取得突破,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