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元汇率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过去半年内贬值超过10%的现象,让年初投资美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们陷入了两难境地。
广东的一位投资者王林(化名)年初时以7.35的汇率兑换了10万美元,并投资了一款年化收益率为4.0%的美元理财产品。当时,他认为这一收益率远高于人民币存款产品,满心期待能赚取一些利息。然而,随着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现在将这笔投资折算成人民币,他已经出现了亏损。
事实上,在2024年年底,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美元理财产品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选择。许多美元理财产品出现了额度紧张甚至售罄的情况。像王林这样被高收益吸引的投资者比比皆是。然而,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使得这些投资者从原本期望的“轻松获利”陷入了“高位被套”的尴尬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美元指数已经跌至97点附近,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了10.59%。同时,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也跌至7.17左右。面对这样的汇率走势,王林无奈地表示:“年初时在利率高点换汇买了美元,就当花钱买教训了,现在只能盼望早日回本。”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投资者在美元汇率低点时计划加速买入,希望能在美联储降息之前锁定美元存款或理财的高息收益。然而,业内人士提醒,美元产品短期内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者需警惕“高息陷阱”。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美元走弱的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包括美国经济失速、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等。他认为,对于年初购入美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如果近期汇率跌破7.2,利息可能会被汇率损失吞噬。随着美联储年内可能降息1-2次,相关产品的收益率也将随美债利率下行。
北京的投资者刘梅(化名)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她半年前在北京某城商行买入了一笔年利率为4%的美元定期存款,即将到期。面对当前的汇率走势,她对于到期后是否要损失部分本金换回人民币感到纠结。
不过,在高息诱惑下,仍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将继续持有美元。刘梅表示,即使国内银行的美元定存利率现在最低也有2.4%左右,她到期后大概率会继续买入美金定存,认为利差比短期汇率更重要。
从市场情况来看,部分美元产品相较国内存款确实存在利率优势。例如,某外资行针对首次认购美元定存的客户提供的年利率高达3.6%-4.1%,根据存期不同有所差异。一些美元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也超过了4%。
然而,降息预期下,投资者需更加谨慎。虽然理财公司正在加大美元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但投资者仍需警惕汇率波动风险。田利辉建议投资者结合资金用途分批操作,专业投资者可利用远期合约对冲汇率风险。
图片展示了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反映了投资者们面临的复杂市场环境。
面对美元资产的机遇与风险,投资者们需要理性分析,谨慎决策。在汇率波动不断的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