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52TOYS港股IPO:潮玩第三股之路,IP变现快但孵化慢能否成功?

   时间:2025-06-12 15:11: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P潮玩市场正经历一场资本的盛宴,其中,泡泡玛特和布鲁可的辉煌成就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中国潮玩界的领头羊,泡泡玛特自2024年2月起股价飙升超过11倍,市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背后的全球现象级IP——THE MONSTERS·LABUBU,为国产潮玩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紧随其后,布鲁可在仅8个月后顺利登陆港交所,成为第二家潮玩上市企业,股价半年内涨幅超100%。

在这样的造富神话激励下,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52TOYS)于2025年5月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意在冲击“潮玩第三股”,花期和华泰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按2024年GMV计算,52TOYS位列中国IP玩具公司第三,仅次于泡泡玛特和布鲁可。然而,与前者相比,市场对52TOYS的热情显得相对冷淡。

根据招股书披露,52TOYS在递表当月刚刚完成了由万达电影子公司影时光等投资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为2326.80万元。此次融资后,52TOYS的估值约为42.89亿元,与2021年C轮融资时的估值几乎持平,显示出其“中国第三”的头衔含金量并不如预期。

盈利能力是资本市场评估企业价值的关键,而52TOYS的表现却令人失望。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4万元、-7193.4万元、-1.2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2亿元。尽管52TOYS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这是由于优先权股份造成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若扣除这部分损益,公司已于2023年实现盈利。但这类账面上的波动,以及上市后可能面临的优先股赎回风险,仍对公司现金流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52TOYS的“第三大中国IP玩具公司”地位也并不稳固。根据《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潮玩行业市场总价值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101亿元。然而,中国潮玩市场呈现出“盘子大、集中度低”的特点,即便是泡泡玛特,2024年的市场份额也不过8.5%。在GMV排行中,52TOYS位列第七,市占率仅1.2%,且与紧随其后的几家中国企业的差距并不明显,随时有被赶超的风险。

更为严峻的是,52TOYS在IP策略上显得“重变现、轻孵化”。虽然手握百余个IP,其中35个为原创自有IP,但自有IP的营收贡献逐年下降。其旗下自有IP如猛兽匣等,并未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商业价值有限。相比之下,泡泡玛特的原创IP如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营收同比暴增7倍多,近乎52TOYS总营收的5倍。因此,52TOYS开始转向授权IP领域,2024年授权IP营收占比已扩至64.5%。

然而,对授权IP的过度依赖,不仅拉高了销售成本,还使得52TOYS面临着授权IP同质化的挑战。为确保购买率,公司需要不断推出新品,这无疑增加了库存压力。同时,52TOYS无法保证成功重续或维持授权,其核心授权IP均在未来几年内到期,这对公司的生存命脉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门店扩张方面,52TOYS也显得尤为谨慎。自营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19家缩至2024年的5家,直营模式营收占比常年维持在3成左右,其中大半为线上平台贡献。相比之下,经销商渠道支撑着52TOYS的基本盘,但这也带来了利润水平被拉低、与经销商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2024年,52TOYS的综合毛利率为39.9%,远低于同期泡泡玛特的63.9%。

面对经营困境,52TOYS急于上市“输血”。在本次IPO募资用途中,公司计划拿出25%用于直营门店建设,包括在中国市场建立100间自营门店和在海外建立100间自营品牌店。然而,这一举措能否帮助52TOYS走向世界舞台,还是将成为拖累业绩的成本包袱,仍有待时间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外市场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4.94%,但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仍在2成左右,52TOYS的海外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国内外合计200间新自营门店将成为52TOYS走向世界的重要实体名片,但其旗下IP能否支撑起这一雄心壮志,仍需市场检验。

在IP潮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52TOYS能否留在牌桌,取决于其能否找到独特的差异化定位。而此次IPO能否为52TOYS带来转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