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炎炎,冷藏食品成为了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在享受清凉美味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因其偏爱侵袭孕妇和婴儿而备受关注。
近日,一位怀孕37周的准妈妈在网络上分享了她的不幸遭遇:因食用了冷藏食品,不幸感染了李斯特菌,最终导致流产。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冷藏食品中潜藏的风险。
据医生介绍,李斯特菌病在夏秋两季尤为多发,6至9月更是发病的高峰期。而冰箱,正是李斯特菌滋生的温床。与其他细菌不同,李斯特菌在4℃左右的低温环境下仍能自由生长。因此,许多人误以为食物放在冰箱里就不会变质,可以放心食用,殊不知李斯特菌可能已经在这些食物上大量繁殖。
电子显微镜下,李斯特菌的形态清晰可见。这种细菌的感染方式隐蔽,普通成人感染后通常只会出现轻微的流感症状,如发热、恶心、关节疼痛等,很容易被忽视。然而,对于孕妇、婴儿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李斯特菌的感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特别指出,李斯特菌不仅能够感染孕产妇,还能通过胎盘屏障垂直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发育停止或发生其他不良妊娠事件。因此,孕妇在孕期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能存在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中可能存在李斯特菌呢?医生介绍,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可以从土壤、动物、植物和废水等几乎所有环境中分离出来。因此,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真空包装的熟香肠、意大利火腿、熏肉等食物,以及未经消毒的生鲜奶、沙拉、未清洗的生蔬菜、熟食肉类和预切水果等,都是李斯特菌感染的高风险食物。
为了预防李斯特菌感染,医生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从冰箱取出的食物最好加热后再食用,以杀死可能存在的李斯特菌。对于孕产妇来说,特殊时期更应避免生食和食用卫生状况不明的冷饮,如机打冰淇淋、果切外卖等。
在使用冰箱冷藏食物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4℃或以下,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可以在冰箱不同区域放置粘贴式温度计,定期监测温度。同时,要注意冰箱内部温度的分布不均,将食物放在靠近冰箱后部位置,避免放在冰箱门上的置物架上。生肉与即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最后,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定期清洁冰箱,保持冰箱内部的清洁卫生。同时,避免频繁打开冰箱门或敞开太久,以减少暖空气进入冰箱的机会,从而降低细菌繁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