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在其成立的第十五个年头,正式宣告不再仅仅是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科技巨头,正雄心勃勃地向芯片和电动汽车领域进军,计划在2026年至2030年间,为核心技术研发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约合276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是其过去五年投入的两倍。
小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公司的一次活动中,将这一战略比作是向两个万亿美元规模的行业——半导体和汽车领域“宣战”。“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家真正伟大的科技公司,这是我们必须走的路。”雷军表示。
小米发布了其首款旗舰级3纳米移动处理器——XRing O1,这标志着小米在竞争激烈的先进半导体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款芯片拥有190亿个晶体管,与苹果的A18 Pro不相上下,它驱动着小米新款15S Pro智能手机,并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
在多核测试中,XRing O1的得分超过了9500分,实际上超越了苹果的A18 Pro,而其GPU在图形基准测试中更是以高达20%的优势击败了苹果,同时功耗降低了35%。小米将这一效率归功于动态GPU功率缩放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适应工作负载。
小米还推出了XRing T1,这是一款为智能手表设计的4G芯片,集成了小米首款自主研发的4G基带。这款芯片为小米Watch S4提供动力,支持eSIM,待机功耗降低了66%,实现了9天的电池续航。
雷军透露,XRing O1的研发历时超过四年,投入了135亿元人民币(约合19亿美元)。在未来十年里,小米将至少投入500亿元人民币(约合69亿美元)用于芯片开发。“这是一场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一场我们无法避免的硬仗,”雷军说,“我们准备至少奋斗十年。”
在小米SU7大获成功,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5.8万辆之后,公司又推出了小米YU7,这是一款豪华高性能SUV,计划于7月上市。YU7将提供三种车型,包括Max Edition,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23秒,续航里程达760公里,并配备了小米最快的5.2C超级充电技术。所有车型均标配NVIDIA Thor计算平台、激光雷达和全套传感器,凸显了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雄心。
Thor芯片是市场上最强大的汽车AI处理器之一,提供700TOPS的计算能力,专为大型AI模型时代而打造,使小米汽车在日益激烈的电动汽车竞赛中获得了高科技优势。
尽管价格要到7月才会公布,但雷军驳斥了YU7价格可能低至19.9万元人民币的猜测。“那是不可能的,”他说,“以这些规格,它的价格将超过30万元人民币。”
小米成立于2010年,以性价比高的智能手机而闻名,但过去十年间,它一直在构建一个更广泛的科技生态系统。如今,小米的产品组合不断扩大,包括智能设备、物联网硬件,以及越来越多地将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深科技平台。
“小米当然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雷军承认,“但未来五年,我们将努力实现稳健增长,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