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荣耀迎来了其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新任CEO李建自今年初接掌帅印以来,迅速在公司内部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风暴,旨在重塑管理架构、调整战略重心,并为未来的IPO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荣耀面临销量下滑和华为在国内市场卷土重来的双重挑战下展开的。
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李建首次公开亮相,便抛出了一个震撼业界的消息: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AI终端生态系统公司。这一被命名为“阿尔法战略”的愿景,伴随着未来五年内1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旨在构建强大的AI能力,将荣耀推向智能设备与嵌入式AI的前沿。
荣耀的改革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5月13日,公司对中国业务单元进行了大规模重组,采取了智能手机行业内前所未有的举措——对38个关键监督职位的“重新申请职位”过程进行了内部直播。这场高风险的重组最终导致了近半数职位的新任命,共计17人,凸显了以业绩为先、以能力为基础的用人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新任领导层中近半数为90后。
荣耀向TMTPost确认了这一过程,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变革从内部开始。这场内部竞争不仅反映了李建的雷厉风行管理风格,也体现了荣耀亟需扭转智能手机销量急剧下滑的趋势。
李建自2001年起便在华为工作,曾任董事会成员,拥有丰富的战略和全球运营经验。他于2025年1月接替长期担任CEO的赵明。在接任最高职位之前,李建担任荣耀副董事长兼人力资源主管,在荣耀脱离华为后的重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的果断领导风格已在荣耀内部充分展现。这场直播重组标志着荣耀在寻求重振企业文化、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压力——尤其是来自华为的压力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紧迫感。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荣耀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从一年前的第一位跌至第六位,仅占13.7%,出货量同比下降12.8%。相比之下,华为则强势回归,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稳定在17%。
尽管前任CEO赵明曾表示华为的回归带来了“活力和竞争”,但数据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荣耀的市场份额一季度接一季度地萎缩。
如今,分析师将李建的人事改革视为一场预热战——为即将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展开的激烈较量所做的准备。
除了内部重组外,李建还大胆押注人工智能。在阿尔法战略框架下,荣耀计划通过三个阶段实现转型:首先,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真正智能的智能手机;其次,共同开发跨行业的AI生态系统;最后,为实现人工智能通用智能(AGI)铺平道路,作为人类与技术共存更广泛愿景的一部分。
荣耀还在积极招聘如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和机器人电力系统仿真工程师等职位,这无疑是其在AI硬件领域发力的明确信号。
在这些举措背后,隐藏着一个不那么隐秘的动机:为IPO铺路。荣耀在2024年底完成了股权重组,更名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并吸引了来自中国科技和电信生态系统的23家利益相关者加入,包括智能手机供应链企业、电信运营商和国有企业,形成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公司已明确表示,此次重组为公开上市奠定了基础。尽管尚未宣布IPO的具体时间表,但分析师认为,荣耀上市已“指日可待”。
如今,荣耀在推进激进内部改革、高风险AI战略和即将到来的IPO之间艰难平衡,所有人都将密切关注李建的转型计划能否带来转机,以及荣耀能否在曾一度领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