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领域的热潮中,储能行业成为了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焦点。这一趋势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业巨头的关注,也为新兴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契机。2023年末,瑞浦兰钧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尽管其股价表现未达预期,但这并未阻挡其他储能企业进军港股市场的步伐。
进入2025年,储能行业的上市热潮持续升温。宁德时代和海辰储能分别在2月和3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申请,其中宁德时代已正式启动招股程序,而海辰储能则仍在等待审核。与此同时,另一家储能企业——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由光大证券国际独家保荐。
果下科技成立于2019年,虽然年轻,但已迅速在储能领域崭露头角。其业务涵盖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EPC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果下科技在2024年按中国多用途储能系统新装机容量排名,位列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同时,在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方面,也跻身全球第十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之列。
果下科技在储能系统中深度融入了AI技术,这是其差异化发展的核心策略。公司开发的AI优化系统和工具,能够实时优化能源使用、进行预测性维护并改进决策流程。其主要的AI优化系统包括Safe ESS和Hanchu iESS,具备能源管理和预测分析功能,能够高效、经济地为客户和终端用户优化储能策略,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并精确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
随着全球储能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果下科技也迎来了业务的快速增长。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收入从1.42亿元人民币飙升至10.26亿元人民币,年度利润也稳步增长。在此期间,果下科技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全球市场,虽然欧洲市场在初期的收入占比较高,但随后中国市场逐渐成为主力,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果下科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国内电池巨头掀起扩产潮,储能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也愈演愈烈。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储能电芯的价格降幅达到了29%,这对果下科技的毛利率造成了显著影响。公司户用储能系统和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平均售价均出现下滑,尽管大型储能系统的平均售价保持平稳,但整体毛利率还是从2023年的26.7%下滑至2024年的15.1%。
果下科技在供应链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公司的主要材料电池电芯依赖于外部采购,而电芯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的毛利率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果下科技在AI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供应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卡脖子”问题。
尽管如此,果下科技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储能行业的持续爆发式增长,果下科技有望借助其独特的AI技术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面对行业价格战的冲击和供应链的风险,果下科技能否在IPO之路上稳步前行,仍需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