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腹三角”引领!中国大腹地战略如何重塑经济版图?

   时间:2025-05-13 15:01:54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份关于构建中国大腹地经济空间的战略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由盘古智库新大航海时代课题组提出,旨在应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趋势,推动中国经济向内循环经济转型。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纷纷调整战略重心,提振内需成为关键。中国经济也已进入内需驱动的新阶段,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建设中国大腹地成为应对全球化变局、驱动内循环的核心抓手。

大腹地经济空间将以四川、重庆、陕西等十个省市为基础,构建一个三级圈层体系。其中,成渝、西安构成的“腹三角”将作为一级圈层,成为国家战略纵深的核心载体。二级圈层则由成渝、西安、郑州、武汉等城市构成的城市群组成,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级圈层则联动十省市,构建跨区域辐射的联动发展网络。

大腹地经济空间具备显著的区位和基础优势。它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交汇处,是连接海陆的战略枢纽。航空、高铁等基础设施发达,人口持续净流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还提出了大腹地经济空间的四大核心功能定位。作为生活乐地,大腹地以生态宜居和慢生活文化吸引人口聚集;作为灵识智地,大腹地将成为AI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作为消费高地,大腹地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消费IP优势;作为安全重地,大腹地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开展“新三线建设”,构建经济安全体系。

为实现大腹地经济空间的建设目标,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将建设中国大腹地战略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其次,要升级区域合作,全面加快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水平。同时,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大腹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设立部委政策先行先试试验区。还要引导头部企业布局大腹地,打造新增长极,并在大腹地布局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工程项目。

大腹地经济空间的建设将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与区域格局。传统“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框架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现实,内陆核心城市如成渝、西安等已成为新增长极。大腹地经济空间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内陆枢纽城市的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作为内循环主平台和亚洲腹地,大腹地经济空间将成为吸纳亚洲要素、辐射市场的中枢。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大腹地经济空间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腹地经济空间的建设还将促进当地生态宜居和文化旅游的发展。成都、大理等城市以松弛感重塑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游客。同时,一批“网红城市”如成渝、西安等也涌现出来,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

建设中国大腹地经济空间是应对全球化变局、推动内循环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升级区域合作、加大资源倾斜和产业引导等措施,大腹地经济空间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亚洲腹地的重要枢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