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利私有化极氪背后:战略整合还是销量承压?

   时间:2025-05-08 19:13: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吉利汽车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全面收购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已发行的所有股份。此次收购的建议价格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相较于极氪股份最后的收市价格,溢价幅度达到了13.6%。

若此次收购顺利完成,极氪将彻底融入吉利汽车,实现私有化,并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这一变动距极氪汽车登陆资本市场尚不足一年时间,其上市时的发行价为21美元,首日交易即以28.26美元收盘,涨幅高达34.57%。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于极氪私有化的解释是,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吉利需要审时度势,依据《台州宣言》的指导精神,持续推进汽车业务的整合,旨在打造一个更加统一、高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他强调,吉利将继续与美国及国际资本市场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

《台州宣言》是吉利去年9月提出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战略聚焦、整合、协同、稳健和人才培养五大举措,推动吉利进入新的战略转型阶段。在这一战略框架下,吉利几何、翼真(LEVC)和雷达等品牌已被整合进吉利银河,电池业务也进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吉曜通行,而极氪则与领克合并,共同组建了极氪科技集团。

极氪科技集团的整合步伐迅速且果断。自去年11月公布整合战略以来,短短三个月内就完成了对领克的收购及注资,领克成为极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中极氪持有51%的股份,吉利持有49%。同时,极氪科技集团的高层管理团队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安聪慧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及极氪科技集团CEO,刘向阳、林杰、林金文等人分别担任集团副总裁及其他重要职务。

然而,极氪的调整并未止步。就在不久前,高层管理团队再次进行了职责调整,林杰被赋予重任,全面负责极氪品牌在国内的营销、销售和服务工作。这一调整背后,或与极氪近期销量下滑有关。尽管极氪科技集团整体销量有所增长,但极氪品牌本身的销量却出现了下滑趋势,与领克品牌的强劲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市场内卷和销量压力,极氪的调整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极氪需要紧跟吉利集团的整合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极氪也需要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式,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

市场上还出现了关于极氪可能回流A股或港股上市的猜测。考虑到当前的中美形势和中概股在美股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极氪回归内地或香港股市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然而,这一猜测尚未得到吉利或极氪官方的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吉利强调要“回归一个吉利”,但李书福旗下的上市公司并不止吉利汽车一家。他已在包括沃尔沃、极星汽车、亿咖通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投资,并推动了多家公司的上市。因此,极氪的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吉利将放弃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

相反,吉利可能会继续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旗下不同业务的独立发展和融资。在这一战略下,极氪虽然实现了私有化,但仍然有可能在吉利集团的整合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与其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极氪智能座舱团队已经并入吉利集团中央研究院,与路特斯等品牌在辅助驾驶硬件、平台架构、电池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氪能否在吉利集团的整合战略中焕发新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