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成为其融入的前沿阵地。从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到辅助游客规划行程,再到OTA平台对抗AI搜索的竞争,AI技术似乎为旅游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
五一假期前夕,飞猪和马蜂窝两大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了新的AI功能。飞猪推出的“问一问”功能,号称能够像专业旅游从业者一样思考和执行任务。而马蜂窝则上线了AI旅行助手“AI小蚂”,不仅能够实时问答,还能规划行程线路、提供在线旅行向导和个性化推荐。马蜂窝还推出了专注于攻略规划的“AI路书”功能。
除了垂直旅游平台,一些通用的AI搜索和Agent产品也成为了部分用户制定五一旅行攻略的新选择。DeepSeek、豆包、夸克、秘塔、扣子空间、Manus等产品纷纷被用户采纳,成为他们旅行规划的新工具。这些AI产品被期望能够扮演好旅行攻略制作的角色,帮助用户省时省力。
为了真实感受AI在旅游场景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在五一假期期间选择了秘塔、夸克、Manus、扣子空间、飞猪问一问、AI小蚂和AI路书等产品,在相同的要求下,让它们各自生成了一份两天的武汉旅行攻略。然而,体验结果却有些令人失望。
虽然每个产品都给出了各自的攻略内容,但整体行程差异化并不明显,大多围绕着黄鹤楼、昙华林、黎黄陂路、东湖风景区等大众景点进行规划和推荐,缺乏个性化。例如,秘塔虽然总结了一些景点的亮点,并给出了两个小众路线推荐,但景点间所需时间的计算缺乏依据,引用的资料也略显老旧和单一。夸克虽然给出了每个景点的亮点介绍,但同样存在时间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且缺乏个性化推荐。
相比之下,Manus的攻略较为细致,会按照时间段来划分行程,并给出从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的行程建议。同时,还会给出一些季节限定的游玩项目或美食推荐。然而,即便如此,Manus的攻略仍然缺乏足够的个性化,与大众攻略相差无几。
马蜂窝的AI小蚂和AI路书在行程细节上存在差异。AI路书包含更多拓展部分,如城市概况、交通出行指南等;而AI小蚂则更加简洁。然而,无论是AI小蚂还是AI路书,都没有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个性化推荐。
飞猪的“问一问”功能则更像是一次OTA平台的AI化尝试。虽然线路推荐没有特色,但“问一问”在机酒预订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根据预算推荐不同的机票和酒店,并直接点击预订。然而,在行程规划方面,“问一问”仍然存在不合理安排的问题。
总体来看,这些AI攻略都未能满足我们的旅行需求,目前仍处于较为鸡肋的状态。大部分产品的完成度都不高,且在需求拆解、个性化推荐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很多产品还在内测中,限制了用户的使用次数,且不支持在已生成结果基础上进行微调,缺乏连续性和记忆功能。
在需求拆解方面,AI需要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拆解成任务执行步骤。然而,目前大部分AI产品都未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旅行往往充满突发奇想,需要锁定一个点再去探索更多未知。因此,相比一站式完成用户的任务,尽可能细致地了解用户需求更为重要。
AI仍然存在幻觉问题,需要学会交叉验证信息。在攻略制作过程中,AI往往会调用公开信息,但这些信息可能存在准确性和时效性问题。因此,自建知识库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然而,即便是在拥有充分数据的基础上,AI仍然需要学会交叉验证信息,以确保攻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尽管AI技术在旅游场景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仍然对其未来充满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相信AI未来能够在旅游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和高效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