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格力“后董明珠时代”:谁来撑起这片天?

   时间:2025-05-06 16:21: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71岁的董明珠正式卸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总裁一职,步入其第五个董事长任期,格力的2024年财报也揭开了面纱,揭示出这家家电巨头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财报显示,格力营收同比下滑7.31%,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下滑,尽管利润依然保持亮眼,但更多依赖于成本压缩,海外市场疲软,非空调业务全面落后。

在智能化、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行业背景下,美的集团已完成To B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海尔智家在高端市场与全球化方面双双提速,而格力似乎仍被紧紧绑在空调业务和个人影响力之上。资本市场的反应尤为明显,美的估值已是格力的两倍,海尔智家的市值也迅速逼近格力,尽管其利润仅为格力的一半。

董明珠在格力的黄金时代,以其强势领导力为这家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正是这种“强势中心化”的领导风格,让格力在构建组织化成长逻辑方面进展缓慢。董明珠的身影一旦淡出核心位置,留下的便是一个缺乏生态结构支撑的庞大企业。

格力在2024年的财报中交出的成绩单并不理想,营收下滑7.31%,利润虽依然亮眼,但增长和信心却已流失。相比之下,美的和海尔智家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而格力却在规模上原地踏步,甚至有所后退。这种在行业前三名中唯一出现营收萎缩的情况,不仅是数据的警示,更是格力掉队的信号。

尽管格力的净利率依然领先,但其利润背后的结构却透露出隐患。格力通过压低成本和大幅削减销售费用来维持利润,这种“腰斩式”节流虽短期内保住了利润,但长期来看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压缩式繁荣”。市场分析师指出,格力在零售端丢失市场份额,这种利润增长模式并不可持续。

从市值角度看,格力同样面临压力。市盈率仅为7.8倍,远低于美的的14.6倍和海尔智家的12.5倍。市场似乎对格力的未来缺乏信心,尽管格力仍在盈利,但成长性和战略能力才是长期估值的基石。格力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年累积的结果。

家电行业资深从业者认为,过去三年中国白电行业正在经历剧烈分化。美的完成To B转型,切入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赛道;海尔智家通过全球并购和本土化运营,建立起全球家电品牌矩阵;而格力依然是一家“空调驱动”的制造商,渠道改革刚起步,品牌结构老化,过度依赖董明珠的个人影响力,无法摆脱“人治路径”。

董明珠的强势领导力既是格力的优势,也是其弱点。她一个人能撑起格力,却也挡住了格力成为“组织”的可能。格力在产品结构、增长逻辑、用人方式和战略节奏上,都高度依赖董明珠的个人设定。这种高度集中、甚至有些“单线程”的管理模式,看似稳固,实则脆弱。

从业务结构来看,美的和海尔智家都在积极拓展第二增长曲线,而格力却越跑越窄。美的的智能家居业务板块营收已接近格力全部营收的1.4倍;海尔智家也在多个品类中巩固了市场领导地位。而格力的多元化口号喊了很多年,实质性的转型却始终无法起势。格力曾尝试进军手机、直播带货、冰洗小家电等领域,但几乎都没有取得太大成功。

在全球化方面,美的和海尔智家已经走在前列,而格力则相对落后。美的海外营收占比超40%,海尔智家海外营收占比达50.29%。相比之下,格力全年海外市场销售额仅占公司营收的14.91%。格力的全球化步伐显然慢于同行。

董明珠卸任总裁职务后,依然掌握着格力的最高决策权。这场“权力交接”更像是一个形式动作,格力进入了“总裁换人,实权不走”的半交棒时代。董明珠的卸任并非放权,而是职能分流。她依然通过其在格力内部构建的组织体系、品牌影响力以及与经销商集团的深度绑定关系,实际控制着公司。

格力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为董明珠的长期掌控提供了制度性空间。尽管她个人持股比例仅为1.79%,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董事会控制权,其他股东在董事会的实际博弈中影响力有限。这种微妙的权力平衡,使得董明珠以小股东身份实际拥有了远超股权比例的话语权。

在品牌战略上,董明珠几乎成了格力的“唯一主角”。她将个人IP与格力品牌紧密绑定,这种“人设即品牌”的战略带来了极致的聚焦效应,但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董明珠的争议性发言往往会瞬间点燃舆论,反噬公司的专业形象与公信力。

今天的格力,不仅商业模式依赖董明珠,品牌认知、公众沟通也依赖她。这种绑定固然短期有效,但一旦她退场,这家公司能否保留“灵魂”与“声音”?格力真正该思考的是,在董明珠之后,是否有完整的驱动系统能够支撑这家世界级制造企业的未来发展。

董明珠之后,格力并非无人可用,而是用什么都不够。格力的高管团队虽然执行力强大,但尚未形成战略主张和权力重心。他们仍在等待董明珠的指引和认可,而格力也仍在等待一个能够接过董明珠“权杖”的真正领导者。

在这个战略全球化、产品生态化、人才结构化的新时代,靠“一个人”“一条产品线”“一种决策方式”已经无法撑起一家世界级制造企业的复杂性。格力需要构建一个更加独立、自主、多元的组织生态,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董明珠的卸任只是格力变革的开始,而非结束。格力需要思考的是,在董明珠的光环逐渐褪去之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驱动企业成长的新生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