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举办的2025飞书先进生产力峰会上,飞书首席商业官林婵宣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过去五年间,飞书的客户量级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特别是在河南地区,已成为该平台增速最快的区域市场。众多河南知名企业,如胖东来、蜜雪冰城、卫龙、双汇发展、巴奴火锅和郑煤机等,都已成为飞书的合作伙伴。
林婵在大会上豪言壮语,表示飞书要用数字化的能力,助力河南企业发扬拼劲,与河南象群一起向前奔跑,走出中原,走向世界。实际上,飞书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其服务的企业名单已排成长队,涵盖了小米、理想汽车、小鹏、蔚来、地平线、海尔、物美、泡泡玛特、DeepSeek等众多领域的明星企业,其中不少企业都已在全球化道路上稳步前行。
飞书以“先进团队先用飞书”为口号,致力于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企业协作办公市场中脱颖而出。尽管相较于阿里旗下的钉钉和腾讯旗下的企业微信,飞书成立较晚,但凭借众多大客户的支持,其商业化营收已与这两家巨头不相上下。
然而,飞书也面临着甜蜜的烦恼。其产品和商业化设计主要面向大客户,这导致与广大中小企业的需求存在错位,用户规模难以有大的突破,与市场前两名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瓶颈可能成为飞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飞书的获客逻辑清晰明确:紧跟热门行业,从头部企业入手,逐步拓展至整个赛道。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Top 20品牌中超过80%都在使用飞书;在AI领域,DeepSeek、智元机器人等众多AI公司都是飞书的客户。在互联网、零售、餐饮、消费、智能出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飞书都集聚了一批知名企业客户。
以蜜雪冰城为例,这家全球领先的现制饮品品牌,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化发展的推进,面临着门店经营与组织协同效率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今年初,蜜雪冰城与飞书签约,合作将首先在集团和蜜雪冰城事业群展开,并重点在门店规模化、业务国际化、供应链标准化等场景上落地。蜜雪冰城事业群总经理时朋在签约时表示,希望用上行业里最好的工具,尽快将飞书用好。
飞书与钉钉的发展路径截然不同。钉钉创立之初,目标客户群体是中小企业,致力于将阿里的工作方式带给中国的千万中小企业。而飞书则从一开始就服务于母公司字节跳动这样的大公司,其“All in One”的产品思路决定了其重自研、轻生态的特点。飞书既提供办公协同功能,也自研了可定制的业务工具,还整合了组织人事服务,与竞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商业化方面,飞书坚定地把年度订阅收入(ARR)确立为核心目标。尽管用户数比钉钉和企业微信少得多,但借助大产品、大客户策略,飞书的收入却相差不多,商业化效率颇高。目前,飞书已取得了长足进展,2022年ARR超1亿美元,2023年超2亿美元,2024年预计突破3亿美元。
然而,大客户策略也带来了高昂的研发成本,飞书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巨大。行业对大客户的争抢日益激烈,钉钉与飞书之间的客户“挖角”大战愈演愈烈。知名大企业数量有限,而国内95%以上的都是中小企业,这始终是飞书需要面对的挑战。
更令飞书关注的是,钉钉在阿里集团内的战略地位近期获得极大提升。阿里CEO吴泳铭曾表示,钉钉是阿里最重要的面向To B领域的AI应用。战略地位的提升意味着更大资源的投入,这给飞书等竞争对手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AI领域,飞书与钉钉已短兵相接,双方都在加速布局AI生态建设。
飞书在整套产品中嵌入了“飞书智能伙伴”,支持AI知识问答、AI内容生成、AI销售管理、AI客户服务等上百个开箱即用的AI应用。同时,飞书的多维表格也接入了DeepSeek-R1等模型,让业务工作流更加简便。为突出AI,飞书甚至将自己的定位更改为“AI时代先进生产力平台”。
尽管飞书在AI方面努力不懈,但竞争对手同样不甘示弱。钉钉接入了通义千问等大模型,上线了AI助理市场,重点搭建AI Agent应用平台,并推出扶持政策加速AI生态建设。据统计,目前有超220万家企业在钉钉使用AI,覆盖多个行业的生态伙伴,AI服务的日调用量已超过1000万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I的推波助澜,协同办公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飞书若想再上层楼,必将与钉钉等竞争对手展开一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