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再次迎来了激烈的竞争,京东与美团之间的商战尤为引人注目。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上阵,体验了一天外卖配送员的生活,这不仅是一场营销秀,更是京东对外卖市场有备而来的宣战。
回顾十年前,美团、糯米、大众点评等平台作为O2O模式的先行者,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打开了大门。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几乎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形成了垄断地位。然而,十年后,“本地生活”再次成为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京东的强势入局,与美团形成了针锋相对的态势。
京东外卖自上线以来,迅速宣布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覆盖全国166个城市。然而,京东外卖仍处在“边做边学”的阶段,与美团相比,其在骑手规模和运营经验上存在明显差距。据媒体报道,京东外卖骑手规模约为130万,其中全职骑手仅1万名,远低于美团的700万即时配送骑手。这种差距导致京东外卖在履约能力上面临挑战,定位系统的不准确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
尽管如此,京东外卖依然凭借“品质外卖”和“迟到20分钟免单”等标签,以及“首年0抽佣”政策,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商家的关注。京东还承诺给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举措对美团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京东外卖通过升级为一级入口,试图通过高频的外卖场景重塑用户习惯,争夺用户时长。
美团作为外卖市场的老将,面对京东的挑战显得相对从容。凭借多年深耕,美团构建了庞大的商家网络和骑手配送网络,这两张密集的网成为其外卖业务的壁垒。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价格、配送速度和商家丰富度是用户选择外卖平台时的主要考量因素。美团在配送速度和商家丰富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新升级的会员体系更是增强了用户黏性。
京东外卖敢于挑战美团的底气来自其百亿补贴计划。通过高额补贴,京东外卖试图吸引用户和骑手,对美团形成冲击。然而,美团也面临着骑手社保缴纳等问题,若效仿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将大幅增加人力成本。这一决策不仅涉及企业利润,还需要平衡政策要求与市场竞争压力。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外卖市场之外,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悄然崛起,成为不容忽视的玩家。抖音通过布局本地生活服务,迅速覆盖了餐饮、酒旅等多个领域,2024年GMV达到5600亿元。快手则利用下沉市场的优势,逐步拓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2024年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这些平台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优势,通过低价策略和内容生态建设,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商家。
消费降级趋势也对外卖市场产生了影响。一部分用户因性价比和健康意识提升,选择回归居家做饭,导致外卖平台活跃用户流失。美团闪购业务增速高于外卖,也印证了用户从“即食”向“即时零售”迁移的趋势。在餐饮消费场景中,堂食、外卖与居家烹饪三大模式呈现动态博弈关系,平台需要构建消费闭环,通过高频刚需服务沉淀用户。
如今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外卖围城,而是形成了多元化的场景突围。美团、京东、抖音、快手等企业正借助“高频带低频”的流量杠杆效应,将外卖、到店、即时零售等场景串联起来,构建覆盖用户全场景的消费数字堡垒。这一生态化竞争的新阶段,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多元、高效的本地生活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