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人寿,四川省唯一一家全国性法人寿险机构,近期再度迎来了股权结构的变动。四川雄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家曾持有国宝人寿7.576%股份的民营企业,因破产重整而将其1.5亿股的股权推向了司法拍卖。
据悉,该笔股权首次拍卖于2023年10月进行,起拍价高达2.51亿元,但遗憾的是未能找到买家。然而,在2024年4月3日的第二次拍卖中,股权最终以1.76亿元的价格成交,竞拍成功的为眉山市宏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宏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眉山市国资委,这也意味着国宝人寿的地方国资背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宏宇公司的加入,使国宝人寿的国有法人股占比从原有的58.712%提升至预计的66.288%。这一变化不仅彰显了地方国资对国宝人寿区域金融战略地位的认可,也预示着公司未来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国宝人寿的股权变动并非个例。近年来,该公司的股权多次登上拍卖台,涉及多家股东,且多次出现流拍和折价成交的情况。例如,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1.8亿股股权,在经历了五次拍卖后,最终以2.17亿元的价格成交,远低于最初的起拍价。国宝人寿的国资股东间股权变更也颇为频繁,如四川发展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无偿转让给四川金控。
在业务方面,国宝人寿于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0.19亿元,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局面。然而,这千万级的盈利规模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并不突出。与此同时,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持续承压,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呈现下滑趋势。随着业务的持续扩张,资本消耗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国宝人寿还面临着产品种类单一和较高退保率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对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国宝人寿需要在渠道转型、产品创新、治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眉山国资的入场为国宝人寿带来了短暂的稳定,但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还需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对于这家“川籍”险企而言,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国宝人寿的案例也反映出地方险企在市场化竞争与国资主导之间的平衡难题。如何在保持国资背景的同时,又能实现市场化运作和创新发展,是这些险企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