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董明珠炮轰小米汽车背后:格力钛的安全真相究竟如何?

   时间:2025-04-25 17:30:10 来源:蓝字计划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关于电动汽车安全性的争论在业界掀起波澜,主角分别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

事件的导火索发生在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在谈及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时,提到了小米汽车,并直言:“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许多人对董明珠的言论表示不解,因为格力电器以空调业务闻名,其造车业务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而小米汽车虽然销量不高,但已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因此,将两者相提并论似乎并不恰当。

然而,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董明珠在电动汽车领域确实有一定的底气。虽然格力电器并未直接推出自己的汽车品牌,但早在多年前,董明珠就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涉足了电动汽车行业。

2016年,董明珠曾计划以格力电器的名义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但这一方案被股东大会否决。不甘心的董明珠随后自掏腰包,联合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共同收购了珠海银隆的部分股权。此后,珠海银隆在董明珠的带领下,逐渐发展成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然而,格力钛在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尽管推出了SUV和MPV等车型,但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和竞争力,销量一直平平。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格力钛的新能源客车业务也遭受了巨大冲击。

尽管如此,董明珠并未放弃格力钛的发展。在全面掌控格力钛后,她积极调整战略方向,将重点转向商用车和零部件供应领域。这一战略调整使得格力钛在新能源环卫车辆和物流车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就在格力钛准备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大展拳脚之际,一起火灾事故却给其当头一棒。2023年1月30日,三亚市天涯区凤凰村空地处停放的一批格力钛新能源客车发生火灾,67辆车被焚毁。这一事件不仅给格力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董明珠的言论显得尤为敏感。她将小米汽车作为反面教材,强调格力钛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然而,这一做法并未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反而有人认为,董明珠此举是为了转移公众对格力钛火灾事故的注意力。

事实上,格力钛所采用的钛酸锂电池虽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却存在明显短板。这使得格力钛在乘用车市场上难以与主流电动车品牌竞争。

尽管如此,董明珠依然对格力钛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表示,格力钛将继续深耕商用车和零部件供应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产品。同时,她也将继续推动格力电器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