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产业中,一系列并购活动正悄然改变着行业版图。继国际巨头新思科技、西门子EDA等纷纷出手并购后,国内EDA产业的并购步伐显著加快,一场行业整合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4月11日晚,国内EDA领域的佼佼者概伦电子宣布,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锐成芯微100%的股权以及纳能微45.6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这两家公司将成为概伦电子的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壮大其业务版图。
在此之前,3月31日,EDA行业龙头华大九天也公布了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的预案,并在3月下旬通过九天盛世EDA基金,在亚科鸿禹的B轮融资中进行了战略领投。这一系列动作,无不透露出国内EDA企业加速整合的信号。
针对EDA产业近期频繁的并购活动,芯谋研究企业部总监王笑龙分析指出,并购整合是EDA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全球EDA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这一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容纳过多企业。长期以来,国际三巨头通过不断并购和多年发展,各自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形成了极高的竞争壁垒。而近年来,国内EDA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多以开发单点工具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通过并购整合,可以补齐多款关键核心工具,构建更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助于实现全流程EDA平台企业的目标,提升与国际巨头的竞争力。
EDA被誉为“芯片之母”,是电子设计、仿真、验证、制造全过程的核心技术。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等流程。在指甲盖大小的硅基板上构筑百亿晶体管迷宫,若没有EDA软件,设计师将难以完成如此复杂的设计任务。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EDA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7.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83.34亿美元。这一小小的市场,却撬动着500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
在中国市场,EDA产业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中国EDA市场规模约为12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市场的10%。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EDA市场规模将达到184.9亿元。然而,从行业格局来看,全球EDA市场长期被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三家国际厂商垄断,这三家厂商拥有完整的全流程产品,在中国市场也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
尽管国内EDA厂商如华大九天和概伦电子等在某些领域拥有全流程工具或局部领先优势,位列全球EDA行业的第二梯队,但整体上仍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近年来,国内EDA企业数量从10家增长到100家以上,但营收过亿元的公司仍屈指可数,行业小而散的局面仍未改变。同时,EDA行业技术门槛高,国内企业在高端领域与国际巨头仍有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国内EDA产业的并购整合成为企业拓展产品线的重要手段。回顾EDA三巨头的发展史,它们也是从做点工具的小公司起步,通过持续重金投入研发和不断并购同行企业,才成就了现在的规模体量。近年来,全球产业整合仍在继续,新思科技、西门子等巨头纷纷出手并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国内EDA产业的并购潮也早已涌动。据统计,近两年国内至少已有20笔投资和收购交易涉及EDA公司。这些并购活动不仅有助于企业补齐关键核心工具,构建更完整的产品链条和生态系统,还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然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也是业内所关注的焦点。技术整合、产品线与人员冗余等问题都需要企业谨慎处理,否则难以实现市场协同效应。
除了整合风险外,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国内EDA企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更需要企业专注技术创新、深化产业链布局。同时,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由AI带来的深刻变革,EDA领域也不例外。DeepSeek等大模型的发展对EDA行业的推动作用正在显现。AI技术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芯片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国内EDA企业正加紧布局AI技术,以实现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华大九天董事长刘伟平表示,在摩尔定律面临失效时,Chiplet技术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EDA三巨头还没有针对Chiplet的完整原生工具,因此在原生Chiplet工具方面存在大量的机会。同时,他也指出,目前AI对于EDA工具的影响更多是辅助性的。在EDA行业,工程师工作的核心方法是计算,而AI的基本技术方式是推理,推理的结果尚难实现绝对精准。但无论如何,AI技术的发展为EDA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并购整合和AI技术的双重推动下,国内EDA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平衡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如何充分发挥AI技术的潜力、如何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等问题,仍是国内EDA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