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游戏市场的风向标似乎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动。在3月的最后一周,抖音小游戏畅销榜前十名中,竟然没有一款SLG(策略类游戏)的身影,相反,休闲游戏占据了六席之多。这一现象不禁让人产生疑问:SLG真的是小游戏的万能钥匙吗?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全球游戏市场时,SLG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作为国内游戏厂商引以为傲的品类,SLG和RPG一直是中国游戏出海的主力军。根据Sensor Tower发布的《State of Mobile 2025》报告,2024年,策略游戏在全球消费者支出方面独占鳌头,总额高达175亿美元,紧随其后的RPG游戏也达到了168亿美元。其中,4X SLG(探索、扩张、开发、征服)手游的内购收入更是位居榜首,占据了近10%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SLG品类本身也经历了突破性的发展。例如,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元趣的《Last War: Survival》以及B站大获成功的《三国谋定天下》,都代表了当下SLG游戏的流行趋势。这些游戏纷纷采用用户年轻化、降低肝度、减少氪金、弱化数值、强化策略玩法的路线,以迎合新一代玩家的口味。
值得注意的是,点点互动通过“快速迭代-验证-调整”的开发模式,以及1-2个月的快节奏开发周期,持续不断地根据市场反馈做出最优的调整。而《Last War》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即利用超休闲魔性广告的吸睛能力,为中重度游戏导流。这种打法虽然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团队尝试,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在微信小游戏领域,SLG的流行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因。玩法杂糅和魔性广告的结合,使得SLG游戏在微信平台上大放异彩。而社交化的需求则是推动这一趋势的最大动力。小游戏正在通过社交化的路线来延长产品生命力,无论是塔防组队、MMO还是SLG的融合,都是基于社交来做长线运营的方法论。
对厂商而言,社交化不仅能够延长产品寿命,还能减轻对买量循环的依赖。同时,微信和抖音等平台也在积极鼓励小游戏社交化的发展,以带动自身流量业务的增长。抖音小游戏直播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官方数据,抖音小游戏直播的头部机构年流水已经超过了2000万,头部作者贡献的流水也超过了130万。
微信也在大力推广视频号与小游戏的联动。去年,微信公开课讲师史凯中表示,视频号直播已成为IAA小游戏重要的增长方式。仅一个季度内,IAA直播的场观就迅速增长,优质直播间可突破10万场观。找茬、脑洞等品类凭借直播激发了新的活力,游戏日活大幅增长,变现流水也显著提升。
小游戏直播的兴起契合了游戏谋求长线发展的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直播。主打休闲脑洞的IAA游戏在直播效果上更具优势。这一结论也符合微信和抖音小游戏当下生态的不同特点。抖音直播与小游戏的结合更为紧密,导致直播效果更好的休闲游戏在抖音更占据主流。而对于想要实现社交长线的小游戏而言,加入SLG元素既能满足一部分传播需求,又能加入付费能力更强的商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