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长沙举行的快手2025年磁力大会上,快手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人工智能(AI)全面融入其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旨在通过大模型技术对商业营销领域进行深刻变革。这一消息紧随其2024年度业绩公告发布之后,公告显示快手全年营收达到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以短剧、小游戏、小说为代表的内容消费行业在快手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增长势头。其中,短剧商业化消耗同比增长超过300%,单日消耗峰值突破3000万元大关。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快手在内容消费领域的强劲实力,也预示着其内容生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磁力大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王剑伟透露,2024年快手商业化收入达到724亿元,内容消费、电商经营、本地线索等行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商业化客户数同比增长50%。这些数据无疑为快手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快手的短剧业务在2024年第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用户日均消费时长达到21分钟,商业化成效显著。同时,小游戏业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投流日均消耗峰值突破1200万元。DataEye研究院分析指出,快手小游戏可能已成为继微小+腾讯广告之后的第二大IAA小游戏平台。
面对内容消费业务的迅猛增长,快手在大会上明确表示将持续加码这一领域。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对冲直播业务收入下滑风险的考量,也是应对外部竞争加剧、巩固市场份额的必然选择。毕竟,“内容为王”始终是流量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了加速内容消费业务的发展,快手采取了多项举措。首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内容消费业务中心,将短剧、游戏和小说等内容型业务进行整合。这一举措旨在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模式复制,从而快速扩大内容供给。
其次,快手不断完善原生链路,为小游戏和短剧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原生闭环链路的推动下,快手小游戏的DAU增长了230%,上架产品数增加了超过270%。同时,快手还推出了短剧分销撮合平台,为短剧版权方和分销商搭建桥梁,加速内容供应池的积累。
快手在变现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付费短剧会员”服务。这一模式类似于订阅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观看会员剧集库内的海量优质短剧内容。目前,快手付费短剧会员剧集库已引入超8000部剧集。
在AI技术的加持下,快手的内容创作和商业化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AI不仅降低了素材制作成本,还针对不同用户人群制作有针对性的素材内容。同时,全自动投放(UAX)在内容消费行业的渗透率高达96%,几乎所有的短剧投流方都采用了智能投放方式。
然而,快手在加码内容消费业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短剧、小游戏等内容消费业务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和问题;另一方面,AI技术在情感与小众场景的创意局限、市场竞争压力以及内容侵权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尽管如此,快手加码“内容消费”的战略布局仍然被视为其从短视频平台向综合内容生态平台转型的关键举措。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平台生态的持续完善,快手有望在这一领域创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