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傲拓科技)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并迅速获得了受理。这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深耕长达17年的企业,凭借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身份,成为了今年沪深交易所首家IPO受理企业。
傲拓科技此次IPO申请的成功受理,正值监管层强化“科技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的关键时期。尽管2023年傲拓科技的年收入规模尚未达到2亿元,但其作为工业自动化核心设备供应商,其发展前景和技术实力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傲拓科技专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在西门子、罗克韦尔等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大型PLC市场中,以100%自主可控的技术撕开一道缺口。
自2008年成立以来,傲拓科技在PLC行业持续深耕。早在2015年,公司就曾尝试新三板上市,以期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实现飞跃。然而,在当时的市场格局中,西门子、欧姆龙、三菱等巨头已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据傲拓科技披露,2015年至2018年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规模相对较小。2018年,尽管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35.24%,但总营收也仅为4854万元,净利润为1481万元。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国产替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傲拓科技凭借其在自主可控方面的布局,成功抓住了这一机遇。公司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三峡水电站改造、南水北调等国家级项目,并通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验收,成为首个替代外资的BAS系统核心部件供应商。目前,傲拓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电力、市政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
在大客户的支持下,傲拓科技的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总营收为1.14亿元,而到了2023年,已增长至1.97亿元,净利润达到5317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更是上涨至1.56亿元,净利润为5549万元。尽管傲拓科技的产品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截至2023年,其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仍然不高。据《2024中国PLC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23年中国中大型PLC市场规模高达86.75亿元,而傲拓科技在该领域的收入仅为1.16亿元,市场占有率不足1.5%。
在PLC市场中,头部企业已占据了大部分份额。西门子、欧姆龙、罗克韦尔等前五大厂商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西门子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前五名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88.76%。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傲拓科技若想做大做强,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傲拓科技也面临一些风险。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对企业发展持乐观预期,产能和产量均在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产能为7.29万件,生产了5.83万件产品,产能利用率为79.95%。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产能已增长至12.03万件,生产了7.97万件产品,产能利用率下降至66.24%。同时,公司存货账面余额由2021年的4031.32万元增长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5427.52万元,其中库存商品占比由24.14%增长至33.95%。
尽管产能利用率有所下滑,存货高企,但傲拓科技此次IPO仍计划募集5.25亿元用于产研一体化中心项目建设,以扩充产能。然而,作为PLC企业,傲拓科技在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并不高。据披露,公司计入固定资产的总额为3932.23万元,折旧后账面余额为2710.77万元。公司还计划募集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4年间,傲拓科技连续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额达4254万元。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20.06%,流动比和速动比分别高达6.11倍和5.28倍,资产负债水平及流动性明显优于已上市的可比公司。
傲拓科技以自主可控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在政策红利和行业需求共振下,实现了营收的持续增长,成为国产工控领域的佼佼者。然而,存货积压、产能利用率下滑以及募资合理性等问题也为公司的IPO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在西门子等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下,这家年营收不足2亿元的“小巨人”既面临规模瓶颈的现实束缚,也承受着技术迭代和市场开拓的双重压力。其科创板上市能否成功,将成为检验国产高端制造技术价值与商业逻辑平衡的重要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