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AWE2025盛会上,电视行业的冷暖对比鲜明,宛如上演了一场冰与火的交响曲。
TCL携旗下最新旗舰Q10L系列电视惊艳亮相,赢得了媒体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第四代液晶电视的革新引领者”、“极景无黑边时代的开创者”以及“旗舰画质标准的新定义者”。TCL的这场亮相,仿佛要掀起整个行业的变革浪潮。
然而,在TCL的风光背后,电视行业的整体形势却不容乐观。2024年,国内电视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仅为3596万台,同比下降1.6%,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至少十余年的新低。
电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电视品牌遭遇了潜在的替代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端技术能否成为打破行业结构性困局的利器?
尽管TCL在AWE2025上展示了其高端技术的实力,希望通过迭代产品巩固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但高端技术在年轻市场中的接受度却不尽如人意。年轻用户的娱乐时间更多地被手机、平板等小屏设备占据,对于传统电视的需求逐渐减弱。
TCL在AWE2025上以“AI科技 AI生活”为主题,展示了从全球首款“极景·无黑边”第四代液晶电视到分体式AI陪伴机器人等硬科技。TCL Q10L系列电视通过22项专利技术,实现了“极景·无黑边”效果,重新定义了高端液晶电视的标准。同时,TCL自研的伏羲AI大模型也全方位赋能了电视产品,从AI音画到智能交互再到内容创新,都实现了突破。
然而,尽管TCL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加码,但电视行业的整体销量不畅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洛图科技的数据,2024年电视市场出货量进一步跌破3600万台,创下至少是2010年以来的15年新低。从2月到9月,连续8个月的出货量均同比下滑。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电视需求的结构性衰退,另一方面是新兴技术及产品的替代冲击。智能投影、AR/VR设备等新兴品类分流了部分家庭娱乐需求,导致传统电视产品面临潜在替代危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电视市场并非全面萎缩,而是呈现出“量微跌,额大增”的特点,反映出产品结构升级的加速。
除了外部行业环境的压力,TCL还面临着内部的问题。TCL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用户诟病。系统优化不足、卡顿、闪退等问题时有发生,而售后服务也存在推诿责任、承诺与服务不符、维修响应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TCL也在尝试走全面发展路线,布局光伏、AR眼镜、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然而,新业务的投入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同时迎来新的竞争者。在智能家居生态方面,TCL的智能终端设备仍以单品创新为主,场景化体验尚未形成规模化突破。
在品牌战略方面,TCL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了精准定位。主品牌TCL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子品牌雷鸟则主打年轻时尚、高性价比。然而,主品牌TCL的高端化路线意味着高价格,只能是少量高净值人群的专属。而子品牌雷鸟虽然在社交媒体和Z世代中有一定影响力,但声量远不及小米等跨界品牌。
在AWE2025大会上,TCL通过与小黄人IP合作等方式,显示出其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上向年轻群体倾斜的意图。然而,这种联名合作并未将核心功能与IP进行深度融合,年轻用户更关注实用性而非单纯的外观营销。
从短期来看,TCL的面板业务和全球化布局或许能够支撑其发展的基本盘。TCL TV在2024年的全球出货量达2900万台,同比增长14.8%,特别是在miniLED细分市场实现了翻倍爆发式增长。然而,从长期来看,TCL仍需解决技术投入转化为年轻用户可感知的价值以及生态壁垒跨越硬件与内容鸿沟等关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