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BAT巨头AI云基建竞赛,谁将领跑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时间:2025-03-31 08:56:17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AI云基础设施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领域的崛起,背后隐藏着三大核心驱动力。

首先,AI云基础设施是国家AI竞争力的基石。它不仅能够加速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还能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这一基础设施是开源模型如Deepseek在应用领域实现“边缘革命”的必要条件。开源模型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强大的云基础设施支撑。最后,AI云基础设施也是打破经济下行周期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

在此背景下,中国已经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以Deepseek为支点,AI云基础设施为核心。本文将聚焦BAT三大互联网云厂商,分析它们在AI云基础设施领域的最新动向。

阿里巴巴在AI云基础设施领域的表现堪称当仁不让。阿里云作为行业领头羊,不仅占据了最高的市场份额,还最早感知到了云计算红利期的到来。近年来,尽管阿里云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在AI资本开支红利期的推动下,其增速已重新站稳两位数。同时,阿里云的利润水平也显著提升,EBITDA利润率已接近两位数区间。这一切的背后,是阿里云基本面改善带来的确定性逻辑。

阿里巴巴在这一轮资本开支周期中同样扮演着旗手的角色。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阿里连续六个季度实现资本开支环比增长,且资本开支密度大幅增强。根据最新数据,阿里资本开支已占当季营收的11.3%左右,属于较高水平。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3800亿用于AI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与其过去三年的自由现金累计3819亿相当。阿里的决心和实力,都预示着它将成为这一轮资本开支周期的领头羊。

相比之下,腾讯在AI云基础设施领域的表态则显得相对暧昧。腾讯的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既要投资于未来,又要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为股东提供当期回报。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反映了腾讯作为市值最高企业的双重压力。尽管腾讯云在过去一段周期内并不是发展的重点,但其也感受到了云计算红利期的到来。四季度金科企服的业绩增速虽仅为3.2%,但云业务的增速要高于这一数字。腾讯的资本开支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四季度,其整体的资本开支绝对称得上中概互联的龙头。

然而,腾讯的资本开支相对于阿里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腾讯的管理层对于云计算红利期的感知并没有阿里云强烈,其资本开支力度在2024年二季度才开始加速上升。尽管如此,腾讯依然意识到资本开支周期的到来,并加快了追赶的步伐。腾讯的资本开支折旧比甚至超过了阿里云,显示出其追赶的决心。

腾讯资本开支密度图

百度在AI云基础设施领域的表现则显得有些背水一战。尽管百度在ChatGPT时刻来临之前曾是AI行业的领军者,但由于押错了技术路线,其AI应用并未爆发出类似于Deepseek的潜力。然而,百度云还是吃到了云计算红利期的甜头。百度智能云四季度营收84亿元,带动百度核心非在线营销业务增长18%。尽管基数较小,但百度云的增速依然力压阿里腾讯。

百度云业务增长趋势图

然而,面对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百度的表现却显得力不从心。过去三年,百度核心业务整体资本开支只有273亿左右,远不及阿里和腾讯。同时,百度的资本开支意愿也不强,其资本开支密度和折旧比都显示出其处于维持性资本开支的阶段。百度的资本实力也相对较弱,过去三年累计自由现金流大约为513亿左右,四季度资本开支稍抬头,自由现金流便由正转负。这可能也是百度当前的困境之一:之前技术路线押注过早,沉默成本高,但实际没有产生正向的收入贡献。

尽管如此,百度仍在努力寻找突破口。在年报电话会上,公司着重提及了其自研AI芯片“昆仑芯”将于2025年内点亮3万卡集群。这将是百度相对于阿里和腾讯的比较优势所在。百度有可能将资本开支的重点压在自研AI芯片之上,以降低成本并提升规模性优势。然而,这一策略仍需市场验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