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酒企停货潮揭秘:1500亿库存重负,业绩降速成行业隐忧?

   时间:2025-02-25 23:06:35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多家知名酒企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及习酒等,相继宣布对其旗下部分产品实施停货措施,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停货作为白酒企业调控市场的一种常规手段,其核心目的在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库存压力,并维护产品价格的稳定性。然而,这一措施同时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尤其是对于那些上市酒企的业绩表现产生了不小的顾虑。

面对这一复杂形势,如何在追求业绩增长与保持产品价格稳定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成为了当前酒企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业界也在密切关注此次停货潮是否会对酒企的整体业绩增速带来不利影响,进而触发业绩降速的风险。

事实上,这次停货潮的到来并非毫无征兆。自2023年以来,酒企库存高企的问题就已经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进入2024年,白酒行业又先后经历了“史上最冷五一”和“最冷中秋”,动销情况极为不佳,使得库存问题一直延续到了2025年。

虽然2025年春节期间的动销情况较业内预期稍显乐观,动销的实际降幅相较于中秋国庆期间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动销形势依然严峻。有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尽管春节前高端白酒的销售情况尚可,但旺季过后便迅速陷入滞销,目前他们都不敢再积压货物。

白酒营销专家晋育锋指出,由于动销缓慢、消费场景萎缩以及即饮频次减少,酒企在2024年去库存方面几乎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渠道消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压货的速度,导致一、二线品牌的商业渠道库存依然高企,经销商的资金占用压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财报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18家上市酒企的存货总额已高达约1500亿元。而截至2024年6月底,这一数字依然没有明显改善。考虑到存货不仅包含了酒企的库存成品酒,还涵盖了原材料等其他物资,且尚未将渠道库存纳入考量之中,因此可以推测,1500亿元的存货价值或许只是白酒行业整体库存规模的一个冰山一角。

面对庞大的库存压力,酒企决定采取停货措施。然而,停货也引发了一些投资人的担忧。大规模的停货潮是否会对酒企业绩造成冲击,甚至导致上市酒企的业绩增速放缓?对此,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表示,由于春节旺季后的销售淡季期间,酒企的出货量本就有限,因此此次停货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影响,不太可能直接导致业绩增速放缓。

为了缓解库存压力,酒企采取了多种策略。例如,山西汾酒在青花20停货后计划推出新版产品,通过升级防伪技术与数字化工具,强化终端价格管控。洋河则在其核心市场江苏省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的销售订单,为第七代海之蓝的上市铺路,并加强对梦之蓝M6+的配额管理。

尽管酒企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缓解库存压力,但今年酒企仍可能面临业绩降速的挑战。一位酒企高管透露,今年酒行业正处于调整阶段,多数酒企选择以稳健为主,着重调整经销商的库存水平。因此,上市酒企业绩出现降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这一趋势的背后,既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动销放缓;也有酒企在实施“组合拳”营销策略时所需承担的营销成本增加的原因。近年来,酒企的销售费用持续攀升。以2024年半年报为例,19家上市酒企的销售费用总额高达226亿元以上,且大部分酒企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幅达到了两位数。

在业界看来,未来几年,白酒行业或将进入一段调整期。企业需要在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合理调整经销商的库存水平。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要理性看待当前的停货潮以及可能带来的业绩影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