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在2020年以一条名为《后浪》的视频震撼全网,该视频作为献给新一代青年的宣言,不仅加深了B站与年轻群体的联系,也让B站的标签效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举动无疑强化了“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理念,推动B站股价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游戏业务的疲软及长期亏损,资本的热情逐渐降温,股价自2021年2月触及157美元/股的高点后,一路下滑,至今仍在20美元/股左右徘徊。
但值得注意的是,B站如今已实现了单季全面盈利,并且在商业化道路上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年轻人消费的春天。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B站营收分别达到77.3亿元和26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19%。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及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和近8900万元,实现了全面盈利。在营收结构上,增值服务、广告、游戏和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分别占比40%、31%、23%和6%,呈现出健康多元的收入结构。
财报公布后,B站股价迎来了近半年来的高点。B站如何从“含轻量”转变为“含金量”,透过这份财报,我们或许能窥见一二。B站始终坚持内容社区的构建与破圈,面对互联网内容平台的激烈竞争,B站深知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是平台良性发展的关键。财报数据显示,超过200万的创作者在B站投稿超过五年,他们的持续更新不仅提升了内容质量,也吸引了更多粉丝。在2024年的“百大UP主”中,近九成持续更新超过五年,粉丝数超过10万的UP主数量同比增加近30%。在变现层面,近310万UP主通过广告和增值服务获得收入,同比增长21%,全年充电付费用户超过800万。
B站不仅坚守自制内容的精品化,还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新用户。例如,每年的毕业季、跨年晚会等,都是B站扩大影响力和拉新用户的重要节点。在今年的春晚营销大战中,B站首次获得春晚转播权,成为独家弹幕视频平台。据统计,B站春晚相关内容累积互动数超过4亿,除夕当晚的直播中,30岁以下观众占比高达83%,直播弹幕数超过1.2亿。内容破圈方面,B站制作的原创音乐《春意红包》曾在蛇年春晚成为现象级节目,全网总播放量达到5.6亿,这一案例证明了B站具备制作优秀内容并输出到更大平台的能力。
B站的商业化之路,离不开年轻人消费群体的支撑。B站的用户主要集中在Z+世代,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的购买力,但消费习惯更为审慎。他们认同品牌故事和价值,热衷于观看种草和测评等内容。在消费决策更为谨慎的情况下,深度内容成为决策路径上的刚需。B站的广告投放,更多采用年轻人主流群体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吸引到的用户群体愿意花时间去了解长视频内容,对内容的关注深度更强。这也使得B站在广告投放上具有核心优势,广告业务增长明显,2024年收入接近82亿元,同比增长28%,毛利率也实现了显著提升。
广告主认为,B站是最适合帮助客户和年轻人沟通的平台,也是最能够影响年轻人深度消费决策的平台。这主要体现在年轻人消费的触达和展现方式、消费能力和品类以及消费效果和周期效应上。B站不仅营造了供需关系和消费氛围,还通过商家自营账号扶持、UP主精准种草等方式,实现用户与商品的高效链接,让品牌和商家抓住新客群的“双向奔赴”。随着年轻人的成长,消费能力逐渐增强,B站也开发了更多广告品类,如游戏、知识、科技等品类的播放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汽车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近40%,运动健身品类同比增长超30%。凭借着全链路营销,B站效果广告同比增长超40%。
在AI时代,B站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年轻人密度最高的社区,七成90后活跃在B站,AI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B站透露,DeepSeek的推出带动了AI品类播放量增长60%,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70%。在当前AI大爆发的时代,厂商的竞争已从拼技术进入拼应用、拼用户的阶段。B站凭借其较大的中文视频语料库,包括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弹幕以及评论等,成为AI厂商获客拉新的重要平台。B站董事长陈睿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B站是一个语料的金矿,有信心在AI变革中获得更多收益,释放出社区的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