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规模宏大的门店形象革新运动正在格力全国数万家专卖店中悄然展开。从西南的四川成都,到东部的山东,再到南端的海南与山城重庆,众多格力专卖店纷纷摘下原有的招牌,换上了崭新的“董明珠健康家”门头。
不仅如此,格力旗下的线上店铺也纷纷更名,以“董明珠健康家直播间”的全新面貌亮相。
格力,这个拥有超过三十年历史的家电巨头,其变革的决心显而易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变革竟然是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名字来命名。这一举动,无疑在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自2012年董明珠掌舵格力以来,“董明珠”这三个字便与格力紧密相连。而此次更名,更是将这一联系推向了极致。然而,这种极致的联系,是否真的能为格力带来双赢的局面,还是会让格力与董明珠一同陷入困境,目前尚难定论。
对于“董明珠健康家”这一品牌,格力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这是格力电器对终端形象识别系统的一次全面升级。格力希望借此机会,摆脱消费者心中“格力只卖空调”的固有印象,发力多元化市场。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将董明珠的个人IP价值最大化。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并不如格力所愿。不少消费者对“董明珠健康家”这一品牌名表示费解,甚至有人调侃其像是“卖老年人保健品的”或是“足浴店”。这次更名,不仅未能为格力带来正面的品牌形象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格力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
事实上,这并不是格力第一次因董明珠个人IP与品牌融合而陷入争议。早在2015年,格力手机推出时,就将董明珠的个人头像作为开机画面,这一举动在当时就引发了不少吐槽。而去年推出的售价高达29999元的“玫瑰空调”,虽然被董明珠誉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认为其审美过时、产品设计“又土又丑”。
尽管面对诸多争议,格力似乎并未打算停下脚步。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表示,“董明珠健康家”的更名计划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谋划,目前所收到的舆论反馈都在预料之中。格力希望借此机会尽快打破“格力只有空调”的刻板印象。
然而,在这场品牌升级的浪潮中,董明珠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无疑被进一步放大。从基层销售员做起,到成为格力的一把手,董明珠以其坚韧和强势的管理风格在业界声名鹊起。然而,这种强势的风格也引发了不少担忧。有观点认为,董明珠与格力的IP深度绑定后,将削弱企业品牌的独立性。一旦董明珠出现负面舆情,将给格力带来潜在风险。
董明珠的强势作风和严苛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格力的企业文化。在强调多元化和团队协作的当下社会氛围中,董明珠的个人英雄主义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不仅可能导致代际管理冲突,还可能让一些年轻消费者对格力品牌产生距离感。
从财报层面来看,格力近年来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与美的、海尔等竞争对手相比,格力的营收规模和业务多元化程度都显得有所欠缺。尽管董明珠曾带领格力进行过多次多元化尝试,但结果却并不理想。手机、新能源车、芯片等项目纷纷折戟沉沙。
如今,格力再次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而这次以董明珠命名的品牌升级,能否为格力带来新的生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变革都无疑将深刻影响格力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