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哪吒2》票房的持续飙升,影视行业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但与此同时,影视股的投资热度却悄然降温。自该片在春节档期大放异彩后,光线传媒的股价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光线传媒的股价在《哪吒2》票房神话的推动下,短时间内实现了惊人飞跃,从不足10元/股飙升至34.73元/股,市值更是一举突破千亿大关。然而,这一狂欢并未持续太久,随着部分机构和游资在高位获利了结,光线传媒的股价迅速回调,短短几日内市值蒸发超200亿元。
这一波动不仅影响了光线传媒,整个影视板块也随之陷入调整。横店影视、博纳影业、万达电影、金逸影视等影视股在短短一周内跌幅均超过10%。市场热点转向AI医疗、算力等板块,资金分流进一步加剧了影视股的下跌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光线传媒股价的高位调整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估值逻辑的重新审视。虽然短期内票房驱动的脉冲式增长能够带来显著的股价上涨,但长期来看,影视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财务健康度才是决定其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IP生态构建与衍生品开发被视为影视行业破局的关键所在。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表现分化明显。与《哪吒2》合作密切的影视公司股价暴涨,而投资其他几部票房表现不佳电影的厂商则股价大跌。这种分化现象在资本市场上同样显著,凸显了内容行业赌爆款的不确定性。
尽管《哪吒2》的成功为影视行业带来了短暂的狂欢,但多数基金经理对影视板块的投资前景仍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影视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明显缺陷,观众口味的多变和影视作品票房的不确定性使得该行业的投资风险极高。
然而,随着《哪吒2》的爆火和市场的转暖,影视行业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契机。从“爆款依赖”转向“技术驱动+内容创新”的双轮模式,这一转型或重塑影视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定位。未来,投资者可以关注“AI+传媒”以及IP经济等结构性机会。
“AI+传媒”被视为赋能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内容供给和技术将发生巨大变化。AI技术不仅有望实现传媒行业的降本增效,还可能衍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传媒行业的根本性变革。尤其是随着大模型的进步,影视制作成本有望大幅降低,编剧和制片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IP经济也为传媒行业提供了新的盈利思路。通过IP衍生品、授权合作等方式,影视作品可以实现多元化的商业价值。这种模式推动了从影视制作到周边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发展,展示了内容行业的价值弹性。